厉害了宁波又有7人进入国家级榜单

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上,宁波又有7人进入榜单!

先来看宁波的这份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人。

宁波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的评选历经三年,于年开始公示,今年5月正式公布,是宁波市历年来上榜人数最多的一次。此前,宁波已有9人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张嘉国(布袋和尚传说传承人)

陈祥源(四明南词传承人)

叶胜建(唱新闻传承人)

董幼祺(董氏儿科医术传承人)

王桂凤(余姚土布制作技艺传承人)

童全灿(前童元宵行会传承人)

韩素莲(渔民开洋谢洋节传承人)

再来具体了解这7位传承人

1

余姚土布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桂凤

王桂凤,出生于姚北棉乡(今属慈溪市小安乡)。母亲周满香是乡里有名的巧手,织得一手好布。王桂凤受母亲影响,从小就对土布制作工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土布虽“土”,但工艺并不简单,王桂凤凭着天赋和灵巧的双手,边看边学,边学边问,很快就学会了母亲一整套土布制作技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经常走街串户到街坊邻家学习其他花样的织布技术。经过勤学苦练,她的土布制作技艺日渐成熟,在乡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年,20岁的王桂凤嫁到小曹娥镇建民村,也把自己这套土布制作技艺带了过来。她编织的各色花纹布受到众多邻里追捧,每日来学习取经的人络绎不绝,王桂凤总是一一耐心指点。那时,全镇上下掀起一股土布热,家家户户都开始编织土布,穿土布制作的衣裤。当时,王桂凤看到许多人将挑剩下的烂花桃、僵桃丢弃一旁,觉得甚为可惜,便把它们带回家,仔细地剥出烂黄花头,细心拣晒,经过精心纺织,又变废为宝,织成了别具风格的紫花布。到了20世纪80年代,穿土布衣服的人渐渐减少,土布技艺也渐渐被人们淡忘。90年代后期,经过当地镇文化站的推动,王桂凤老人又重新坐上织布机,开始向世人展示她的织布技能。她的两个女儿周梅芳、周月芳也熟练地掌握了土布制作技艺,这项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终于得以传承并推广开去。

2

四明南词传承人陈祥源

陈祥源,男,年9月出生,师承柴彬章、俞长寿先生。年起学唱南词兼学扬琴、琵琶,从艺至今已五十多年,熟练掌握四明南词演唱及乐器伴奏技艺,尤以扬琴见长,有“死谱活奏”的绝技,是传承、传播、保护四明南词的核心人物。

多年来,陈祥源致力于抢救保护四明南词珍贵资料。至今已搜集出版书籍6本,曲谱油印本、手抄本9本,经典唱段音带3卷、老式胶木唱片20张,传统书目《珍珠塔》、《双珠凤》、《玉蜻蜓》、《果报录》、《何文秀》等演出脚本14部,老先生演出照片50余张;主持编撰出版《宁波传统曲艺作品精选·四明南词卷》、《浙江省非遗代表作丛书·四明南词》等。

他组织建立四明南词演出队,每年参加各类展演活动20余次,擅长演出的传统书目有《珍珠塔》、《玉蜻蜓》、《雨雪亭》、《双珠凤》等。

陈祥源曾于年获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省曲艺传承保护学术观摩展演“优秀传承奖”;年获宁波传统曲艺展演“特别展演奖”;年获浙江省传统曲艺展演“特别展演奖”;年参加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民间曲艺)展演获“优秀展演奖”。

3

董氏儿科医术传承人董幼祺

董幼祺,深耕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5年,诊疗余万人次。作为董氏儿科的传承与弘扬者:一是创立“推理论病、推理论治”的学术思想,提出了临证九诀;二是用药精细,创立了六字要诀;三是继承和创新了小儿外治法,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先后创制金粟丹、金箔镇心丹、厌食灵、敷脐散、防感香囊等,用以临证治疗,效果明显。

同时,他积极参加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等展演;协助新华社拍摄《中华国医国药—董氏儿科》、上海电视台《海派董氏儿科》等纪录片;牵头召开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等研讨会;参加宁波市高校非遗联盟下田野调查研究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课题,并获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术著作奖二等奖等11项;主编《董氏儿科》、《董廷瑶儿科医案精选》等4部、协编9部专业著作和4部国家规划教材;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专利2项;讲座视频30余部等。

董幼祺为中医儿科所做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获国务院政府特贴,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宁波市甬城英才卫生名医奖,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宁波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4

唱新闻传承人叶胜建

叶胜建,男,年3月出生于象山县涂茨镇毛湾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其所在的东乡片是象山唱新闻流传最广的区域,村里一有人来唱新闻,叶胜建便追着看,耳濡目染之下他在七八岁时就能演唱模仿了。董顺发是当时最有名的新闻艺人之一,叶胜建18岁起开始跟着董顺发学唱新闻,他学唱新闻极有天赋,很快就能唱《庵堂认母》、《倭袍》等长篇节目,20岁开始在乡邻间演唱,引来阵阵叫好声。

叶胜建熟练掌握了嗳嗳调、还魂调、哭调、慈调等唱新闻所有曲调,并能在演唱中根据故事情节灵活应运。特别是难度较大的慈调,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几近失传,目前全县仅叶胜建一人能唱。叶胜建既会演唱又能演奏,特别是传统的打鼓技巧,右手大姆指和食指夹敲锣板,无名指和小指夹鼓棒,用一只手敲锣打鼓,且节奏精准、流畅,这一技法全县无人能出其右。叶胜建既能唱《三县并审》、《倭袍》等传统节目,也能唱将发生在当下社会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编成的唱词。

在叶胜建等传承人和县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唱新闻这一原已消失的地方曲艺重新焕发了生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明天。年9月,叶胜建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唱新闻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5

渔民开洋谢洋节传承人韩素莲

韩素莲,女,年1月出生在石浦东门岛的一个渔民家庭,从小受到海洋文化的熏陶,饱览了有着浓郁神秘色彩的各种祭祀盛典和内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年韩素莲嫁给岛上的一位渔民,婆婆颜妙福是东门天后宫护法,主持岛上“开洋、谢洋节”及各种祭祀活动。经婆婆传授,韩素莲学得拜忏、进香、祭物、迎神、路祭等一整套开洋、谢洋节活动组织程序和祭祀方法,与婆婆一起负责活动的筹备和开展,并对岛上12座相关寺庙的历史及传说了解得十分详细。婆婆去世后,年韩素莲开始全力主持东门天后宫所有祭祀活动的具体事务。

因历史原因,渔民开洋、谢洋节曾一度中断,而且作为民俗活动,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极其稀缺。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年韩素莲凭回忆全面恢复渔民开洋、谢洋节,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与实物,建立陈列室,为该项目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

为了这神圣的渔民节日得以延续传承,自年起,韩素莲通过活动的开展和不定期培训,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开洋、谢洋节活动的骨干力量,截至目前已培养了柯赛亚等50余位新人,为该项目造就了新一代传承人。韩素莲说,能在有生之年做好渔民开洋、谢洋节的传承工作,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是她一生最大的欣慰。年1月,韩素莲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渔民开洋、谢洋节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6

前童元宵行会传承人童全灿

童全灿,年8月出生,前童镇联合村人,塔山童氏后人。他生性积极活跃,乐于民俗、集体事业,孜孜不倦于前童元宵行会的传承和保护。

年,年仅九岁的他就踊跃扛头牌参加行会活动。年庆祝建国十周年,童全灿参与行会活动策划、开展巡游等工作。文革时期,担忧行会道具被摧毁,他带领童氏族人将珍贵的鼓亭抬阁藏到谷仓里保存。年,童全灿担任前童民俗文化总支办主持人,召集童氏族人修缮鼓亭抬阁,恢复元宵行会活动。年元宵节,童氏房族的十八杠鼓亭抬阁全部亮相,众人慕名来前童闹元宵。年,前童建成鼓亭馆,他又说服各房族,将所有鼓亭、抬阁、秋千等行会道具集中存放并对外开放,他本人担任鼓亭馆的义务讲解员,服务观众。

为扩大前童元宵行会的影响,童全灿将鼓亭、抬阁、秋千搬运到上海、杭州等地展示。他还收集了行会活动中演奏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将军令》、《梅倚栏杆》、《大小开门》等民间音乐,协同前童中小学开展传承教学工作,培养年轻的音乐演奏队员。

童全灿在各房族中发现并培养了一群民俗活动积极分子,有童文彬、童岳军、童定华、童六如等人。他为前童元宵行会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无偿操劳至今,引导着童氏族人和谐相处,耕读传家,积极生活。

7

布袋和尚传说传承人张嘉国

张嘉国,年1月2日出生于奉化长汀村,自小就听祖辈讲述布袋和尚传说。

年,“破四旧”之风席卷全国,张嘉国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将《奉化长汀张氏宗谱》完好地保存下来。这本宗谱详细记录了布袋和尚现身、成长、出家、圆寂,以及埋骨佛塔和碑林所在,对于确立“布袋和尚传说”出自奉化提供了有力佐证。

三十余年来,张嘉国一直从事“布袋和尚传说”的收集、整理、讲述、传播工作。经日积月累,发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布袋和尚传说故事。至今已整理、完善布袋和尚传说百余则,部分故事作为当地乡土教材广泛传播。年春,张嘉国全程陪同央视四套节目拍摄、采访布袋和尚传说。经张嘉国的仔细讲解、介绍及核对《奉化长汀张氏宗谱》后,使专家认定布袋和尚出生地确系奉化长汀无疑。之后央视四套专题播放,向全国介绍布袋和尚现身、生长奉化长汀村;出家、圆寂奉化岳林寺;葬于奉化封山佛塔的纪录片。此外,凤凰卫视《人间弥勒》、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等栏目对“布袋和尚传说”进行了广泛传播。

年,张嘉国通过自己的努力,搜集、整理、编撰出版了《布袋和尚长汀子》一书,全书收入了众多弥勒文化研究文章、布袋偈语、弥勒殿楹联和布袋和尚传说故事,对国遗项目“布袋和尚传说”的传承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更多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gk/102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