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痛常用5种中成药
图片来源:中药储存与养护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痛之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胃痛发生常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和降失司,不通则痛。病机总结为寒、虚、瘀、食。
中医中药治疗胃脘痛病颇有疗效,现笔者将临床常用治疗胃脘痛的5种中成药常规用法和适应证总结如下:
1、寒邪客胃,遇寒加重——良附丸
[组成成分]:高良姜、醋香附。
[适应证]: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禁忌证]:胃部灼热,口苦便秘之胃热者不适用。
2、脾胃虚寒,喜温喜按——附子理中丸
[组成成分]:附子(制)、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
[适应证]: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禁忌证]:感冒发烧者不适用;有热相,舌苔黄腻者不适用。
3、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人参健脾丸
[组成成分]: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黄芪(炙)、当归、炒酸枣仁、远志(制)。
[适应证]:健脾益气,和胃止痛。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腹疼痛。
[禁忌证]:感冒发烧者不适用。
4、气滞血瘀,痛处固定——荜铃胃痛颗粒
[组成成分]:荜澄茄、川楝子、醋延胡索、酒大黄、黄连、吴茱萸、醋香附、香橼、佛手、海螵蛸、煅瓦楞子。
[适应证]: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
[禁忌证]:忌情绪激动、生闷气。
5、饮食积滞,嗳腐吞酸——保和丸
[组成成分]: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
[适应证]: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疼痛,吞酸,不欲饮食。
[禁忌证]:不宜服用滋补中药或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