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县域医疗资源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

岁末年初,寒潮一波接一波。医院“健康大数据中心”监测的就诊数据也相应增高,然而,医院院区,虽然病患人来人往,但是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记者并没有看到往年“人满为患”的场景。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医院看病,真是方便又高效。”医院院区,一名王姓患者告诉记者,在相应科室就诊时,只要刷一下手机“健康东至”APP里的电子就诊卡,就可以看病了,所有检查、化验、治疗以及开药,都可以在手机上自助付费,不需要跑上跑下排队缴费了,检查项目及检验结果等就诊信息APP里随时可查看,有疑问还可以直接网上问诊。

医院院区“远程”门诊,值班医生正通过面对面音视频的形式,给患者进行着远程诊断。

“对于一些乡镇院区不能很好‘把握’的患者,他们就会向我们发出远程申请。这样,医院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避免了到县城来回奔波的辛苦和费用,也利于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县医院院区副院长汪程华介绍。

近年来,医院环境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的应用、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留下来”就近就医。县域就诊率也由年的62.86%上升到年的75.36%,而这点滴的改变离不开近年来东至县医改的不断推行,特别是年以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院制)的实施。

破除旧制,框架重构

“前些年,县域基层人才、技术、服务紧缺的短板日益凸显,医保基金连年亏损,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显著,医改一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总医院院长吕满民眉头紧蹙道。

机遇如甘霖,年5月,东至县荣列安徽省3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之一,这让东至欣喜不已!同年12月底,在众多的期盼中医院成立,一场自我革新的新医改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总院制改革遵循框架重构、流程再造、资源共享、医群互动16字方针,目的就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真正的把群众的健康管起来,共同打造健康生态圈。”吕满民如是说。

改革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会触及到各种矛盾和利益调整,必然是要经历一番番阵痛的,如同“刮骨疗毒”,只有先“去腐”才能再“生肌”。

年12月,东至县医院、中医院为龙头,下联15个乡镇医院,将个医院管理。实行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差异化发展、落实医防融合、防治并重,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从治病为主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必须要打破过去医疗机构相互独立、功能重复、各自为战、争夺利益、一盘散沙的局面,医疗、医药、医保要紧密联动,牢固树立“一家人”理念!”吕满民坚定道。

总医院实行各院区人员、财物、资产、医疗、绩效、信息“六统一”管理;推进薪酬制度及医保支付方式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东至县从资金打包、清单管理、服务群众三个方面,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院)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共同提升。

流程再造,引导就医

在农村,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绝大数就是因为他生病时不知医院!挂哪个科?找哪位医生?经常四处辗转,跑了冤枉路、花了冤枉钱,往往还贻误了病情。“引导有序就医尤为重要!”吕满民说。

基于此,总医院积极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明确三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服务能力,创新在全县个村卫生室服务站及社区聘请名村级健康管理员,再造自下而上的诊疗流程,通过信息手段进行监管,引导群众有序就医,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从‘东至县健康管理员大数据’平台,我们可以实时知晓每个健康管理员的工作动态,甚至他们正在给谁进行服务、服务内容是什么,都可以一目了然。”在县健康大数据中心成果展示厅,县总院党委书记姜鲁峰指着面前的大屏幕介绍道,村民若生病了,由健康管理员初步诊断或根据上级院区建议引导患者就医,在申请转诊后,由医院提供绿色就医通道。通过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信息化托起资源共享

医院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院制改革离不开信息化。

说起信息化,早在年,医院院区就被评为“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医院”。

丰富的经验,犹如肥沃的土壤,在县委县政府重视的“阳光雨露”下,总院制改革之花从含苞迎来了盛放。

年初,总医院以建设“医院”为契机,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全面布局区域信息化建设,以县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互认为目标,努力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对居民生命健康的全周期管理。

为缓解基层医疗机构缺少人才、资金不足、管理水平不一等问题,总医院顶层设计覆盖全县域的检验中心、中心药房、健康大数据中心、康养中心等‘四大中心’建设,以及县域医疗影像、心电、消毒供应、介入等中心建设,打破各院区间的围墙和各部门间的壁垒,打通县域医疗的“任督”二脉,实现人力和物资资源共享。

“通过信息化技术,突破技能、时间、空间的距离,实现县域内各院区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结果互认。”总医院医疗保障部主任方世余介绍,各中心的建设杜绝了各院区资源的重复配置,有利的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群众就医提供了更全更优的服务。

“目前,各‘中心’都已陆续建成并发挥成效。”方世余介绍,自县域医学检验中心成立后,总医院各院区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项目纳入县域检验中心集中检验,各院区仅检测三大常规和急诊检验项目。检验结果通过LIS系统统一自动发送到健康东至APP、开单医生及患者手机上。检验项目比过去更全面,检验结果也更精准。

如今,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所获取的居民健康信息是一致的,再也没有信息孤岛,患者上下转诊避免了重复检查,也给医生精准、高效的诊疗提供了依据。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服务同质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医群互动,

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家”

“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缓解一些?”在医院泥溪院区住院部,主治医生盛凯正在给范明珍做检查。“好多了,刚还吃了一碗面条呢,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县级专家的服务,当然好得快!”范明珍的话引得病房里的人都乐呵起来。

入院时,得知医院院区“千医下乡”派来的消化内科专家时,范明珍的胃病似乎就“好”了一半。

据悉,为进一步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总医院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下派32名县级院区业务院长、内科、儿科及影像等科室专家下沉到基层院区,长期坐诊支援发展相对薄弱或空白科室。此外,还协助各院区开展各种义诊及健康知识宣传活动;通过远程门诊、会诊及心电中心、影像中心等,实现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医疗专家服务的愿望。

转眼总院制医改已满一年,经历各种阵痛后终于破茧成蝶。截止年12月底,住院人次达,县域就诊率75.36%,比年同期上升1.11%,医保基金扭亏损为结余万余元,医护人员收入稳步增加,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推荐阅读●昭潭有个东坡畈●春节返乡问题,国家卫健委再次回应!●返乡人员要主动登记,如何登记,按照这个流程做就可以了!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丁满莲

编辑:夏凡主编:赵传群监制:徐玉松

东至县融媒体中心媒体矩阵

如果在看,请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zb/8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