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脾胃病二科冬病夏治三

七月渐至,三伏天离大家越来越近,“三伏贴”也会越来越多地被大家提及。何为三伏贴?三伏贴的适应病证及适应人群有哪些?今年三伏贴的贴治时间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可以进行贴治?有关三伏贴的小秘密,将在此为大家一一解密。

何为“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代医学证明,该疗法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腹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体虚易感冒等病症有效,并以纯天然、无副作用而深受欢迎。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诸多反复发作的疾病,通过这种贴药调动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肺、脾、肾等诸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冬病夏治”治疗疗效显著,倍受广大患者青睐,值此“三伏”节气到来之际,我科再次推出“冬病夏治”。时机宝贵,请勿错失!

三伏贴适应病症

一年中易反复发作和冬季加重的一些疾病,均可通过“三伏贴”疗法来调理、预防。

(一)脾胃病:

1.慢性胃炎:常表现为胃脘胀满、胃脘疼痛、早饱、饭后不适、食欲不振、反酸、烧心、打嗝;

2.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常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便、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或腹部怕冷、进食生冷食物后腹泻、大便次数增多。

3.小儿厌食、积食、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

三伏贴选用:肠胃舒贴

贴敷穴位:脾俞、胃俞、中脘、神阙、足三里。(每次选4穴,交替使用)

肠胃舒贴

(二)肺系病:

1.过敏性鼻炎:以鼻子痒、眼睛痒(也可表现为耳、咽、上颚痒),鼻塞,阵发性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或稀薄粘液样鼻涕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暂时性嗅觉减退;合并鼻窦炎时还可有头晕、头痛等表现。

2.慢性咽炎:常以咽干、咽痒、咽痛、咽部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声音嘶哑、晨起刷牙时有恶心干呕等为表现。病程慢长,易反复发作。

3.体虚反复感冒: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在气温骤变、熬夜、压力大、劳累等情况下,常会发生感冒,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三伏贴选用:E型贴

贴敷穴位:风门、定喘、肺俞、天突、大椎、膻中。(每次选4穴,交替使用)

E型贴

(三)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三伏贴选用:D型贴

贴敷穴位:阿是穴、腰阳关、膝阳关、阳陵泉、风门、大椎。(每次选4穴)

D型贴

每次贴药之前都会进行开穴:拔罐。

三伏贴适应人群

一般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三伏贴禁忌人群

1、孕妇、3岁以下儿童、恶病质患者等慎用此法,或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2、各种急性传染病、皮肤病、严重糖尿病、严重冠心病等,禁止贴敷。

三伏贴的贴敷时间

初伏: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05日

闰伏:8月06日--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时间:上午08:00-12:00,下午15:30-17:30

每3天贴1次,今年三伏共贴初伏、中伏、闰伏、末伏4期,连续3年为一个完整疗程,病程长者可根据医嘱适当延长疗程。

药物贴敷后常见反应

1、贴药后,若出现痒、热、麻、针刺、疼痛等感觉,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均属药物吸收正常反应,可不做过多处理。

2、贴药后,若局部出现水泡,不必惊慌,可在家中以碘酒涂抹起泡处,医院内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3、皮肤敏感者,若在贴敷后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明显等症状,则应及时取下药膏,勿搔抓,一般可自行痊愈。

贴敷期间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牛羊肉等发物。

2、避免电扇直吹或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3、减少剧烈活动,尽量减少出汗,慎房事,以免药物过早脱落影响疗效。

4、药膏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用力搓,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即可。不要洗冷水澡、不要游泳。

5、遇特殊情况可向医生咨询。

贴敷时间

贴治时间:成人不超过8小时,儿童不超过4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可以做适当调整或遵医嘱执行。

即日起开始门诊预约!

(挂脾胃病二科号)









































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zf/3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