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田雨年6月22日晨前几天接待了两位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夫妻博士,丈夫离开体制自开医馆,夫人还在中医大学教学,他们正在把中医药回归本源向道医发展,认为治病先要治心,治病要药和理同施(用药和治疗理论)。我十分赞同。道教是人与自然的哲学,中医发源于道教,回归道医就是回归中医的本源。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也指出,医学是科学更是人学,要成良医必修人文。人当然最好不要生病,但人人都会生病。我自己的心得体会是:自己要当自己的医生,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对自己身体最了解的是你自己;“医院治病是不孝”,这句话是别人讲的,我有类似的经历和体会,非常认同。因为父母对医生来讲是众多病人中的一个,而父母对我们来说是唯一的,对父母最上心的是亲人;有人说,医院的误诊率高达80%,有没有那么高,不好说。但如果不自己学点医学知识,不细心体会医疗效果,不选择好的医生和药物,不探索各种治疗方法,那么许多病就会担误,未病成毛病,小病成大病。一、病人对医生水平要有鉴别能力。几年前第一次发生痛风,医院的主任医生诊断,他在确诊前,给我打了一剂“高渗”,他说,如果有效果基本可以确定是痛风了。事后我知道“高渗”中含有激素。晚上,我查阅了大量有关痛风的资料,第二天带着疑问再去咨询,发现这位医生没能很好解答我的问题。赶医院,经一个多小时咨询,那位医生解答了所有的问题,很满意,用她给的治疗方法,至今再未复发。原来后一位医生是前一位老师,看来姜还是老的辣。也是几年前,因腰肌老损和轻微骨质增生导致无法行走,一位博士中医师给我针灸治疗,无效果。咨询了一位非常有名老体操运动员,他叫我开刀治疗。我想试试推拿,医院,找了一位30多岁的男医生,推完后更痛了。突然想到,我们曾给大客户找过一位退休推拿医生,好像医术很棒。他叫我每周去两次,结果总共两次推拿就好了。二、尽量不要动刀,多咨询摸索尝试。外娚女二岁时颈部大血管附近生个血管瘤,越来越大。医生告诉妹妹建议开刀,但手术有大出血风险可能危及生命。咨询另一位老医生,结果用50元钱打一针就解决了问题。一段时间,为了减肥每天早上走5公里、星期天走20公里,结果膝盖受伤、积液无法行走,医院诊疗,我不同意打针,吃了一星期药毫无效果。有亲戚推荐一种日产的红外线护膝,一天见效,一周痊愈。有老前辈告诉我,蜂皇浆能逆转肝硬化,按照他的方法,10年后,重度脂肪肝消失了。每天一杯苦瓜汁可以治疗高血糖、荸荠治便秘、苦瓜汁治痘痘都是夫人的好办法。中医药是个宝库,便宜又管用。还有更神奇的。胃病得了十几年,吃遍了中西胃药仍无效果。二十多年前,吃了父亲烧的特辣的油煸尖椒上了瘾。那几年,一日三餐吃油煸尖椒,一说辣椒两字会流口水。烟酒茶都没瘾,辣椒居然上瘾了。两年半后,突然发现胃病好了。我推测是辣椒加白酒治好了胃病,很另类吧。白酒杀死了幽门螺杆菌,辣椒修复了胃炎症,这个道理请教了许多医生,没有人反驳,实证在那里啊。幽门螺杆菌浓度一直很高,白酒常喝,辣椒常吃,胃病好了。三、初诊一定要找名医,医院,而且要多科检查。多年前岳父晕倒,初步诊断是三种可能,脑瘤(良性、恶性)、中风,岳母哭得稀里哗啦。连襟和我陪同行动医院就诊。连襟自己是中医,他挂了脑科、神经科、眼科等各科门诊,居然在眼科确诊了病情。原来和奥运冠军王义夫一样,是颈部动脉受压迫导致脑供血不足造成的。按照这位医生的治疗方案,至今30多年过去了,没再出问题。四、要有中医的辩证思维。二年前,母亲因贫血治院,检查诊断找不出贫血的原因,只好回家吃药。一星期后,药吃完了,母亲问我是否要继续吃,我一看药,不对呀,你是贫血怎么吃治白血球问题的药。我说别吃了,我请名中医帮你开贴药。黑枸杞、黑五类(黑米、黑豆、黑芝麻等)、鹿茸。鹿茸吃了两天太上火停止了,黑五类磨粉是网上卖的。给母亲推荐我在吃的痛风药,每天保证吃一个鸡蛋,放开喝酒、吃海鲜,不忌口。半年后贫血就好了。贫血是根据医嘱痛风忌口和年纪大了营养吸收不良造成的。五、要关心老父母。“医院治病是不孝”,这是我几年来邦母亲治病的深切体会。母亲贫血是因为痛风忌口、营养不良造成的,我们想不到,医生也没有想到。母亲十多年前口唇发紫、心动过速,我们以为是心脏有毛病,名医院就在傍边,有近亲在当医生,找医生呗。没想到心动过速是贫血造成的。我们家这样好的经济条件,因为营养不良造成贫血,谁会想到。去年母亲出车祸住院我有心了,请朋友找名医同时诊断,医院漏诊的问题,从中也鉴别出医生水平的差距。我们完全听取名医指导,母亲身体恢复非常好,出乎意料。去年底母亲手脚出现水肿,去医院治疗无效果,父亲和我查找资料,确定药物不断摸索才解决了问题。六、不要拒绝检查,但也不要过度检查。20多年前,培训班学员外出考察,有一名女学员突然晕倒,医院检查,发现血压很低,医生建议她抽血化验。受宣传影响,她认为医生为了赚钱,拒绝化验。我劝她要听医生的,并介绍岳父看病经历,但她仍不同意。回家医院住了院,医院讲,宫外孕出血自己走进来的你是第一个,多危险啊。女儿九寨沟旅游回来拉肚子,晚上送医,医生没有安排化验,我们主动要求,没发现问题。第二天夫人带医院,再化验,是菌痢,多危险啊。现在条件好的单位,每年给职工安排体检。我不太赞同无差别化、无针对性的体检。遗传和自身的感觉,是选择体检项目的重要依据。一孔之见,仅作参考。七、怎么获得医学知识。有一位同事告诉我,医院看病配药前,查阅了网上资料,第二天医生配的四种药,和他查到的是一样的,只差了一种。在自己掌握了知识后,和不同的医生交流,尤其是名医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要反复学习探索,这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相信你生一种病,很快会成为这种病的专科专家。《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是著名医学和教育专家洪绍光教授主编。李中等编著的《自己是最好的医生》更值得一读。当自己的医生,不是不相信科学、医院和医生。而是通过了解自己身体和医学理论,医院更好地完成治疗,医学很专业,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思维。健康快乐,愿世界越来越美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