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见三甲医生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m.39.net/pf/a_5212066.html

医院,不见三甲医生

竞标答辩

年6月下旬,我前去美国看望刚刚工作的儿子和正在读学位的女儿。入关时给了在美国停留6个月的期限。但是,刚到达旧金山1周,就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预防医学处Z处长的通知,要我回国参加“沙尘暴细颗粒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对健康影响”重点项目的竞标答辩。

那一年我主持申请了这个重点项目,据说函评的结果是,专家对我们申请书的评分和对北京师范大学Z教授的申请书的评分相同,最后花落谁家,一般需要两家答辩,由专家定夺。为了确定赴美行程,在来美之前,我专程去找过Z处是否需要答辩。Z处的回答很确定:不需要答辩,最后鹿死谁手,将由基金委依据函评专家的意见而定。于是,我就放心去美国度假了。

胃病发作

那一年北京的7月特别热,对此电视电台媒体称之为“桑拿天气”,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听到“桑拿天气”这个说法,而我已年过花甲又三,加之我的胃时而有些隐痛,一家人害怕我吃不消这酷热难耐的恶劣天气,一致坚决反对我回国答辩。

但是,我是这个项目的建议人和主持申请人,这个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H教授和北京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系主任G教授等均希望我回国答辩。他们说,如果我不回国或者请参加人中的任何人代表去答辩,如同自我放弃,一定拿不到这个项目。项目参加人还有北京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系流行病学家P教授和中国CDC劳研所所长L研究员。

我考虑再三,觉得不能辜负大家的希望,不顾家人反对,决定立即回国。

我搭乘票价最便宜的日航“全日空”飞机回国。中途经停日本东京机场,在候机室等候起飞的中间,我的胃痛疼的很厉害,不管不顾地躺在一张长椅上休息。

回国后3天就按照基金委的日程进行答辩,一切顺利,我们拿到了这个重点项目。经受过北京桑拿天气的洗礼,我又返程赴美,和一家人团聚,三个月以后,返回山西大学。从此之后,我的胃痛越来越严重。

第一次胃镜检查

为了确诊我的胃病性质,医院进行了胃镜检查和病检。从病理切片分析,发现有肠化生细胞。医生给出的要求是必须每3个月复查一次。医院求证,医生说需要每隔6个月做一次胃镜检查。

我还是不得其解,于是我来到北京医院,去找老朋友营养研究室Z教授,不巧他出差了,他爱人把我的病理切片拿去询问化验科的L医生,一个美丽的中年女天使。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切片之后,L医生确定属于慢性胃炎,她很友好地说,这个胃黏膜细胞的变异距离癌症还有很远呢,不必3个月,三、五年胃镜检查一次就可以了。

至此,我才把这个问题放下。

幽门螺杆菌

为了治疗这个胃炎,医院就诊,该院消化内科的“权威”医生(从该院的医生宣传栏目得知)让我去做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查,采用放射性碳(14)的方法。

我问医生,可否采用稳定性同位素碳(13)的方法?那医生不耐烦地回答,碳(13)方法还处于科研阶段,只有科研单位才使用!其实我医院早就用碳(13)方法了。

我的一位同事问这位医生:“幽门螺杆菌是否有传染性?”这位医生更不耐烦,反而质问:“谁说幽门螺杆菌能传染?!”

其实,文献早已报道,幽门螺杆菌是可以通过食物等途径传染的。这也是聚餐时提倡使用公筷的原因之一。

冠心病?

医院例行体检。当我做完心电图以后,年轻大夫,大惊失色,让我躺着不要动。她立即请来心内科主任,主任看完心电图,让我立即住院。原来他们从心电图判断我可能患了急性心肌梗死!

在医院治疗了一个月,花费2万余元,我的心电图没有任何改善,怀疑是冠心病,可是又不太像。医生多次建议我做一个心脏造影检查,我的血管比较细,所以我拒绝了。在医生的多次建议下,我做了64螺旋CT检查,也没有看出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去一家专门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所就诊,先后看了两位权威医生,也没有查出我的心电图不正常的病因。

于是,我来医院心内科检查,医生让我先做一下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这种检查,我已经在太原做过多次,都没有检查出问题。但是,当我躺下开始做检查时,未等指导医生开口,周围坐着的10几个进修大夫(?)齐声说:“心尖肥厚!”

门诊大夫告诉我:“心尖肥厚是遗传所致,日本人群中百分之四十的人都有,不必治疗。”从此,我的心脏病的治疗才落下帷幕。

舌头烫伤

我的口腔右侧下排的最后一颗牙齿这几年长的比前一颗牙齿高了,因此每当吃饭,就发生塞牙现象,牙痛难忍,影响用餐。于是,医院就诊。我向医生建议:把最后那颗高出的牙齿挫低些,就可以治好。但是,这位主任医生坚决不同意我的建议,非要拔掉这颗牙齿,否则,不能治疗。

我实在是认为拔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于是,我挂了一个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的年轻研究生的号就诊,以为年轻的研究生医生具有创新精神,或许可以采纳我的建议。但是,这位年轻的医生认为他不敢反对主任的治疗方案。

于是,我挂了一个老权威医生的号就诊。他同意了我的要求。在治疗中,他不时在酒精灯上烧烤治疗器械,进行器械消毒,然而老大夫眼睛花了,看不准,把我的舌头烫伤了,至今在受伤的部分再也长不出舌苔了。

我不理解,早在17世纪那个自制显微镜的荷兰人列文虎克就已经发现,在正常人的口腔牙垢中有几百种微生物,做一个普通的牙齿打磨,真的需要无菌操作?

听不见的心跳

在一次体检中,医生说我的心脏有杂音,建议在专科门诊进一步检查。于是,医院的主任医生的号就诊。医生大概70多岁了,他用听诊器听我的心跳,反复听了半个小时,后面排队的患者都等急了。

我估计,他的听力可能已经不适合做这个检查了。医院为什么不安排这些老医生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指导性工作,而非要安排他们在第一线呢?这对患者是负责的吗?

再次做胃镜

历经20年之后,年5月的一天,我的胃有些不舒适,医院进行胃镜检查。从门诊开单、缴费、预约、等候检查,再到检查,使我体会到“一个病人在医生面前没有自尊”的滋味。

我想到,在社会上,公园可以规定60岁以上免门票,公交车可以提倡给老年人让座,购火车票可以优先老年人,医院为什么不能像其他行业照顾一下老年人,让老年人优先呢?为什么在医院,反而缺少人性化的关怀呢?

……(省略个字)

病理报告之后

胃组织的病理报告结论是:萎缩性胃炎,部分细胞肠化生。基本上与20年前的病检一致。随后又重复了一次20年前的故事:

在既有胃镜描述,又有病理检查结果的诊断书上,胃镜医生的结论:复查。

医院主任医师的门诊号,拿上病检报告就诊。

主任医师开了三张检验单:腹部超声、化验癌胚抗原、检查幽门螺杆菌。尽管我再三说“这几年体检我都没有查出幽门螺杆菌”,但是,医生还是开上了。

我感到迷惑,不是说病理检查是金标准嘛,那么医生们为什么还要复查?

于是,我去病理科想把我的病理切片借出来,让病理专业人员分析一下,是否需要复查?

一位资深病理专家看了病理报告之后说,没有大问题,不必复查,四、五年以后再检查就可以了。

为什么病理报告已经很明白了,而门诊医生和胃镜医生却要复查呢?

难道说,医院和医生已经把我们患者当作他们的取款机了?

后记

医院?医院医院的简称,依照我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医院。在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三个方面评分超过分方为医院。到年,全国已有所医院。

但是,三甲医生在哪儿呢?

一个三甲医生,至少应该:

一要有良好的医德,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当上帝;

二要有良好的医疗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上不要有低级错误;

三要有良好的思想,具有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

希望每一个医院都应

按照医院的标准要求自己,医院是一个天使聚集的神圣之地,是一个最具人性化的地方,医院不是商场,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医院要对医生的医德严格要求,定期医院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氛围。

如此,何患我国的医疗事业不发展,又何患医患关系不友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zl/11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