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抗疫文学作品集网展五

散文疫情中的温暖毛俊玲庚子新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袭扰了传统的节日,威胁着国人的生命安全。为了防控病毒传染,企业宣布职工放假,让我们继续宅家待命。我正在看电视时,手机响了,是妹妹打来的。告诉我,她到了我居住的小区门口,被执勤者拦住了。我们家姊妹3人,我排行老二,姐姐是位聋哑人,没有结婚。妹妹比我小4岁,已结婚生子。我们姐妹3人要是站在众人面前,很多人会以为我最小,因为姐姐妹妹都比较高大,而我则是小巧玲珑的那种。妹妹不仅身材高大,而且是娘家的顶梁柱。她自己开了个小买卖,生意虽然不是很兴隆,但相比我和姐姐,她简直就是富婆了。姐姐没有工作,只在家侍奉老人,而我在一家外企打工,工资不是很高,供着女儿上高中,加上离婚近19年,一直和父母姐姐居住,生活自然过得很清苦。父亲在世时常对妹妹说:“你二姐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你日子比较好过能帮就帮她些啊!”妹妹记住了父亲的叮嘱,父亲去世后,我和姐姐、母亲就成了她的牵挂。不仅在生活方面给我和女儿帮助,也时常来家里照看年迈的母亲。家中大事小情,生活所需,都成了她的大事。特别是逢过年过节,她主动邀我们聚会不说,还要提前为我们置办鱼虾肉,米面油,蔬菜等年货。这不,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她又给我们买来了物品,想顺便看看母亲。但小区防守很严,不让一个外来人入本区,她只能把车开到了小区门前了。本来,这要是往年,接到电话我会眉开眼笑,甚至希望她来的更早些。可今天一接到电话,我竟然非常恼火,宅家的焦虑一下子找到了爆发点。我不客气地数落了她几句就放下电话,戴上口罩,连外套的纽扣都来不及系好,就火冒三丈地冲出了家门。远远地,我望见了妹妹徘徊的身影,大概是天气太冷的缘故,她戴着口罩,站在隔离线外的车旁,身子有些瑟缩地在来回踱步。她看见了我,兴奋地朝我挥手。隔她一米多远,我就用手指着她大吼大叫地嚷了起来说:“我的祖宗啊!你没长脑子也没长心吗!这是啥时期啊!大喇叭天天喊,不让出门不让出门,你长个耳朵是干啥的?你没听见吗!再说,你不看新闻,不刷朋友圈儿啊!这次疫情是人传人,一旦传染上,就像得鸡瘟,倒窝子啊,一家人就玩儿完啦!”妹妹没有生气,反倒眼角眉梢有点笑模笑样地说:“这不是过节了吗,我今儿出来正好办点事儿,顺便给你们买点儿东西,顺便看看妈。”我一看她嬉皮笑脸的劲儿,这火就更不打一处来,简直气急败坏了:“你傻啊!想我们,打开视频不就见面了吗!再说你孝敬妈也不在这一时呀,等疫情过了你再来不行啊!你没听宣传说,春节年年有,只要人平安啊!你说你膈应人不!”大概是看我真的气急了,妹妹有些尴尬:“那,你跟警卫说说,我把东西给你送到门口就回。”“不行!就是警卫叫你进我也不让你进去!”我断然拒绝。执勤的小区志愿者见我这个样子,有些吃惊,也有些感动,也或许是担心妹妹承受不了,就隔着两米多远的距离劝我说:“妹妹来送东西,批评一下就得啦。”又劝我妹妹说:“不要怪你姐姐,不让进去是规定,她也是为你好呢。这个时期,家里猫着最安全啊,你把东西放在这儿,赶紧走吧。”妹妹见我沉着脸,讷讷地说:“那,我把东西给你拎来,你自己拿回去吧。”妹妹说完跑回车旁,拎来很多东西,撂在大门旁就扭头往回走。这时,我好像发现了什么,就把她喊住了。果然,她的眼角挂着晶莹的泪珠。我知道自己这个火爆的脾气有些过分了,火气立刻消了下来,声音温和地喊住了她:“别怪姐姐说你啊,这是人命关天的时候,咱们不能那么自私啊!传上自己没办法,连累了大伙儿就是罪孽啊!不让你出门就老实在家猫着。别以为没事,你知道谁身上有没有菌啊!再说,你要是有个好歹,咱家人怎么活啊!”“人得有良心,得自觉,你刚才也看到了,小区的志愿者,天天风里雪里守着,为的啥,还不是为了小区的安全吗!咱们待在暖气屋里,看电视,磕瓜子,喝热水,美美哒,别不知好歹啊!回去吧,记着姐的话,别出门啊!”妹妹点点头,开车走了。我一个人提着大兜小兜的东西,走着走着就流泪了。回到家,我呆呆地看着妹妹给买来的东西,正在自责时,传来视频接听的信号,打开手机,啊,是妹妹。只见她笑嘻嘻地说:“姐,我到家了,你放心吧!你不要生气啊,我知道你为我好,我再也不出去了,这回我想好了,我就在网上给你们买东西,配货员送到门卡那儿,到时候你们来取就行。”啊,妹妹,我的好妹妹!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汹涌而出……让英雄之光永远闪耀(外一篇)宁克东艰难临头,英雄辈出。年春节,肆虐横行的病毒让我们平静而美好的生活陷入恐惧、无助的黑暗中,当此时刻,许许多多的人挺身而出,如点点星火汇成熊熊火炬,撕裂黑暗,照亮征途……疫情来袭,医护人员英勇逆行。他们身穿防护服在病床前忙碌的身影,脱下防护服脸上的“最美印痕”,以及在走廊席地躺倒短暂休息的场景,都在诉说着抗疫一线战况的惨烈和医护人员面对疫魔的不屈抗争。他们时刻面临危险,国家疾控中心报告显示,医护人员在整个战役中感染超过名,有的已不幸牺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申请去隔离病房,共赴国难。”这是一位已经牺牲在抗疫一线的湖北医生在除夕写下的请战书。斯人已去,精神不朽!是的,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灾难面前,白衣战士们以其专业的技术水准、执着的职业精神,甚至生命的代价,为我们构筑了一道生死防线,他们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挡住了病毒呼啸的子弹!疫情来袭,更多的人坚守在工作岗位。这场战“疫”中,全国近万名社区工作者连续奋战,他们顶风冒雪坚持值守的场景是这个寒冬最温暖的画面。这场战“疫”中,公安干警们同样顶风冒雪,各检疫点、交通路口以及敏感地段都有他们不知疲倦的身影。这场战“疫”中,全国多万名共产党员、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全力以赴投入战斗,火红的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这场战役中,军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都在冲锋陷阵,社会团体、工矿企业都在积极响应,中央总揽全局,从上到下政令顺畅,基层社区的每一条毛细血管都被充分打通,举国体制汇成疫情防控的磅礴力量!疫情来袭,四面八方伸出温暖的援手。从企业精英到影视明星再到普通百姓,有人捐钱、有人捐物,都在为阻击疫情做贡献。与此同时,许多志愿者选择逆行。他们是自愿到卡口执勤的疫情检查员,是作为武汉特殊时期民间“摆渡人”的出租车司机,医院和工作站点之间为医护人员送去爱心物资的快递小哥,是承担处理医疗废弃物这一危险工作的志愿人员,是参与建造火神山、医院成就中国速度的建筑工人,是积极投身到“先愈帮后愈”战斗中主动献出血浆的新冠肺炎治愈者……他们中有的人已经牺牲,2月21日凌晨4时许,援鄂蓝天救援队志愿者许鹏,从山东寿光运送一批弥雾机前往武汉,途中发生车祸,不幸离世,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孩子要乖,爸爸去武汉打怪兽!”他们中有的人死后献出了遗体,据网上报道,到2月29日全国已完成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11例,这些在疫情中不幸离世的人用自己冰冷的身体向病毒发起最后的冲击,他们的灵魂不会死去!疫情来袭,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我们要向恐惧宣战。要拒绝谣言,相信科学、相信国家、相信那些在抗疫一线英勇奋战的人们。要保持乐观,医院里患者和医生共同跳起轻快的广场舞,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凝聚起冲破黑暗的顽强力量!我们要向自私宣战。要管住自己,尽量在家,少出门,不聚集,出门戴上口罩,配合卡口检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这些不过举手之劳。要远离歧视,人与人之间、市与市之间、省与省之间、国与国之间都是如此,“与子同袍,风月同天”,同在苍穹下,我们早已结成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向冷漠宣战。此次疫情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已超过,这不是一个枯燥的数字,这是多个鲜活生命的离去,这是多个家庭肝肠寸断的悲伤。死亡是一所黑色的学校,教我们学会爱、被爱与坚强。愿这些不幸的人在天堂远离病痛,一切安好;也请他们放心,眼前这个难关我们过得去,我们一定能赢!战斗仍在继续,英雄依然奋勇。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战斗,每个人都要努力,每个人都在坚守,每个人都是英雄。善良、勇敢、忠诚、顽强、乐观的品格铸就英雄坚实的铠甲,赋予英雄强大的力量!凭着这种力量,我们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我们终将取得胜利!到那时,请摘下口罩,面向这个美好的世界——自由的呼吸!防控疫情,宁河教育在行动今年的春节有点特殊,“新冠”的病毒不期而至。1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做出重要指示,指出湖北武汉等地疫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全力做好防控工作。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宁河区委、区政府迅速做出一系列部署,区教育系统也立即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投身到防控疫情的战役中。1月21日,区教育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第一时间就摸排武汉返宁学生、制定防控预案、开展宣传发动等工作进行部署。局党委要求人员摸排要细之又细,从武汉返宁、疫区返宁、城外返宁、和疫区人员有过接触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摸排做到摸排无死角;制定预案要对可能发生的病毒传染,坚持底线思维,作好全方位的防控。1月22日,局党委召开全系统视频大会,就全区各学校、幼儿园、民办教育机构、托幼点等防控疫情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提出六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环境卫生到位、作战队伍到位、物资保障到位、日检日报到位。严防死守,消除一切疫情隐患,避免疫情传播。1月24日(大年三十),区教育局制定下发三份《紧急通知》,发至全区89所中小学、54所幼儿园、58所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所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并张贴到每一所民办机构。教育科、镇教育组和基层单位的同志们奔走在全区各镇的大街小巷,将《紧急通知》连夜张贴到全区所民办教育机构门口。区教育党委以其务实、专业、执着和果敢的精神,带领全系统职工打响了新冠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局保健所是疫情防控的专业科室,肩上的担子很重,承受的压力更大,付出的更多,全所进入战时状态,全员上岗,几乎每天工作到夜里10点左右。宁河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当天,他们忙到了晚上1点半。保健所除了一名男同志外,其余全是女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让人刮目相看。盛月辉老师是所里唯一的男同志,56岁了,身体还不好,和年轻同志们一起加班、熬夜,从没有一句怨言。疫情防控,学校是主阵地,繁重的防控任务压在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肩上。日检日报是一个必做动作,每天追踪教职工(包含民办教育机构)多人,离退休人员多人,学生6万多人,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保健所所长房颖告诉我们,班主任、校长、总校长以及教育组负责上报的同志们,时刻盯着手机询问,时刻盯着电脑上报,每所学校都能第一时间把学生的体温监测报上来。前两天,一则反映校长和班主任围绕学生体温上报对话的抖音作品在网上流传,说的是家长不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zl/7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