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国医文化传承
中医讲求的是“对症下药”,偏偏有很多人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腹痛还是胃痛,导致用药不当,反而事倍功半。
小易说
一、上腹痛并非都是胃痛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
只要上腹一痛,特别是在大吃大喝之后,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是胃的问题。
但实际上,上腹部除了胃,还有胰腺、胆囊、结肠、腹主动脉等很多器官。
此外,人体对腹部的疼痛定位不准确,虽然感觉是上腹部在痛,但实际上可能和上腹部的器官完全没有关系。
如果将肚子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
二、胃痛发病时间
胃痛多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过饥过饱或暴饮暴食等状况下发生的。胃部不适大多与进食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从饮食的时间、习惯、种类等判断。
三、胃有四“怕”
一怕“不守时”
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所以,不按时吃饭对胃伤害较大。
二怕“晚餐过饱”
晚餐过饱或吃的过晚,不仅会影响睡眠、导致肥胖,还会迫使胃肠道处在超负荷的“紧张工作”中,胃液分泌过量会腐蚀胃黏膜,长期如此,就会导致糜烂、溃疡等疾病,为此,晚餐大吃大喝或者吃的过饱十分不可取。
三怕“饮食不洁”
盛夏时节,各种致病性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如果吃了不清洁或不新鲜的食物,就很容易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胃痛、胃胀和呕吐等症状,所以,夏季饮食要引起足够重视。
四怕“狼吞虎咽”
吃饭时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粗糙的食物就会直接磨损胃黏膜,并增加胃的负担,使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延长,从而造成胃部肌肉疲劳、胃动力下降。所以,希望人们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四、防治胃疼的方法
1、改变饮食习惯
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
2、饮食定时定量
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
3、慢饮慢食
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哈市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