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日常调理注意事项

春天是一个胃炎犯病的季节。中医的五行学说认为,春天属木,人的胃属土,木克土,所以春天胃病高发。可能还与春天人们劳作较忙和饮食杂乱有关。不论是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等各种类型,都有共同注意事项。

胃病调理应该做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1.三餐要定时定量吃。凡是胃病十有八九有暴饮暴食,不按时吃饭的诱因。这一条是我医嘱的第一条。因为胃的消化是有规律的,到吃饭的时间而不吃饭,胃液就会消化自己的组织。如果过了吃饭的时间再吃饭,或者吃零食,这时消化液分泌不足,势必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出现。吃饭规律建立不起来,药物必然无效。

2.胃病发病时适当减少工作量。中医脾胃学说认为,劳则气耗,劳倦伤脾,劳累过度就会脾胃虚弱,越发的不想吃饭,吃了也不消化。

3.胃病应以发面食物为主食,如馒头、面包、包子等。不应多吃死面的食物,如面条、烙饼、疙瘩等,少吃豆类食物,如豆腐豆浆,豆芽等,这个东西看着很软,其实难消化。喝酸奶,不要和纯牛奶。

图片来自网络

4.胃病喜吃香物炒货。脾喜芳香,芳香醒脾。每日饭后磕一把干炒葵花子,能够使胃口苏醒。还有烤黄的馒头片一类的,少量吃一点,能开胃。为什么多数人喜欢吃烧烤呢?就是芳香开胃之故。但是不宜过多,过量则引起胃阴不足。把饭菜炒的香一点,适当放点肉类海鲜提香都是可以的。金元时代脾胃病的大师李东垣治疗胃病,总是叮嘱病人,吃了药以后“以美味压之”。想吃点烤肉,炖肉,是可以的。许多人忌口甚严,一点荤腥不沾,吃得十分清淡,反而胃口越来越差。但是胃喜欢香,不喜欢油腻,这一点要注意。在少油腻的情况下把饭菜做香。这一条医嘱是我独创的理论。

5.饭后百步走有益。有利于增强胃动力。有的人晚饭后使劲的步行几万步,这是错误的。运动时气血都聚集在四肢肌肉,胃肠道的气血很少,是不利于消化器官工作的。所以稍微增强胃动力以后就不要再活动了。休息下来,让气血集中到胃肠道,才会消化好。这一条很多人往往理解不了。

6.吃饭慢一点。这是国医大师路志正的秘诀。

胃病不宜:

1.胃病不喜多饮水,饮食也不要过多的喝汤。鸡蛋汤,小米汤,不要大碗大碗的喝。更不要汤泡着馒头,饼来吃。我们的脾胃不喜欢很多水,饮水很多,脾的负担就更重了,他就会罢工,就更加消化不良。有的病人总是口干,总是要喝水,治好胃病以后,反而不那么想喝水了。这一条医嘱也是我个人的特色。

2.胃病不喜欢油腻。油水太大伤胃。就需要检验你的厨艺了,油要少,菜要香。不建议吃快餐,最好自己做饭吃。更不要进酒场应酬。好多人挣钱还不够买药看病。

3.胃病不喜欢压力,特别是昼夜颠倒。有人说我知道这个原因,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种情况可能需要你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再多一些业余爱好,每天找一个时间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才能缓解压力。

4.胃病患者不宜饭后立即躺下看手机,胃动力不足,脂肪全都沉淀到肝上去了。许多人因为改了这个毛病,胃病、脂肪肝竟然不药而愈。这是个人的体会。

5.胃病患者要保护好牙齿。所谓“牙好胃口就好”。有牙病的要早治。这也是许多人胃病的病根。任凭吃多少健胃药,也不如牙口好。

6.吃饭忌讳狼吞虎咽。不管多烫,多硬的食物,呼噜呼噜几口就下肚了。古人说,“不以胃熟生物、热冷物、软硬物”。这样的习惯往往从小就有,几十年的病根,很难治好,很容易恶变。

7.胃病喝中药,要浓而少。大碗喝药类似喝水,稀释胃液,不能健胃,反而伤胃。如果自己煎药煎多了,也不要吝啬,扔掉半碗不妨,也不要撑着了。这是我个人的体会。

暂时想到这么几条,以后有新内容再补。

孙世辉主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研究生

师从张家口名中医王陶冶及岭南温病传人吴智兵教授

现为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易水学派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某市卫计委中医药文化宣教团专家

先后从事传染病、神经内科、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十余年

近年调某大学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主讲《温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养生与康复学》等学科。

临床善治外感发热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消化神经系统疾病,挖掘古法太乙神针艾灸养生和独创孙氏膏药疗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病。

孙世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怎样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zz/5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