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明月低头诗何必自挂东南枝

国庆出门放飞自我,回程途中闲来无事,与群友分享了几个小故事,将聊天记录整理成这一篇,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1.病房里的故事

分享故事之前,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负面情绪会导致身体不适吗?

如果你已经有了答案,以下分享我的观察。

(背景文章:《是时候关照你的情绪了》)

在我住院期间,同病房的一位老太太,胃痛了许多年,一直当胃病来治,可是胃痛仍频繁复发。后来诊断,原来是抑郁症引起的。

一位姐姐的龙凤胎哥哥,因工伤当场死亡。她母亲受不住打击,重度抑郁症。

这位姐姐一边承受失去兄长的痛苦,一边照顾母亲。不久查出她自己甲状腺淋巴肿瘤,做手术切除后,另一侧长出更多肿瘤,且生长速度非常快。同时,她也检查出重度抑郁症。

我则是因为长期抑郁引起失眠、腹胀、困乏无力、健忘、不规则心跳加速等情况,不得不住院治疗。

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长期持续的负面情绪,有可能在身体层面体现出来。

抑郁症很容易复发。虽然药物能够缓解一时,但如果患者情绪观念没有转变,负面情绪仍会继续累积。一些患者因此走向了自杀。

为什么一些病症容易复发?可参看这篇文章的阐释:《论心之与疾》。

心理医生的命运

先思考一个问题:命运到底能不能改变?

有人说,当然可改,“与天地斗,其乐无穷”嘛。

这是男性的观点。那么女性面对这个问题,又会怎样对待呢?

我的心理医生在给我做心理辅导时,分享了她自己的故事。

这位心理医生非常漂亮。她告诉我,她本不是心理医生,而是其他科室的医生。她有这样一份好工作,又长得漂亮文静,追她的人多了去,难免宠出一点小性子。

她结婚生了儿子以后,状态是这样的:“我觉得我生了他,他必须听我的。什么时候吃东西,什么时候睡觉,不该哭的时候不许哭……”不然的话,“我抱着儿子,要把他丢到垃圾桶去。”

因为带孩子的事情,她跟母亲吵架。加上适逢老公的母亲住院,老公天天照顾母亲,回家很晚。她疑心老公在外面有人了,总是不依不饶地追问,然后吵得鸡飞狗跳。

她非常焦虑,于是给朋友打电话——挨个轮着打。有的人已经聊到没什么可说了,“好,你不说,那就听我说。”然后一直说到对方有事不得不挂她的电话,她再继续给另一个人打……

种种情况,弄得身边每个人都心力交瘁,她自己也很痛苦。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只好去找算命先生。

她前后找过5个算命先生,这次找的是一位有名的算命先生。对方告诉她,她的命数就是如此,会不断地和人分手,然后遇到新的桃花。

她问,难道没法改变这种情况吗?算命先生劝她:这样不是挺好的么,有男人愿意为你花钱,挺享福的,何必非要吊在一棵树上呢?

她当时没有哭。但是在回去的路上,踩着咯吱作响的雪,她的眼泪一颗一颗掉下来。。。

毕竟哪个女人不希望一生安稳被珍惜,谁愿意这样生活。

她还是不甘心这样被命定一辈子,于是决心做出改变。

同样是她老公说她,以往她会吵架回嘴,现在她开始学着忍;同样是老公晚归,以前她会疑神疑鬼,现在她就换个想法:老公就是去伺候他妈妈了,他这么辛苦,我应该对他好一点。然后更温柔地对待老公。

一开始很难坚持,毕竟她以往都是被宠习惯了的,但是坚持下来以后,她发现老公对她越来越好了。

“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

“A永远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A,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C出现。比方说:

我婆婆看到我的时候脸色不太好(A),如果我认为她讨厌我(B),我会觉得难过(C);

但是,如果我认为她当时心情不太好(B1),我会很中立地(C1)注意自己和她的互动。

如果我认为她是因为身体不舒服(B2),我会很心疼地对她格外好一些(C2)。

所以不同的B,造成不同的C,也影响我和婆婆之间的关系。”

——参看: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现在她很幸福,老公疼爱,儿子健康活泼。那些艰辛的过程,她和一个在攻读心理学的闺蜜互相打气、分享心得,终于互相扶持走了出来。她也因此考了心理医生,为更多有心理问题的人提供服务。

所以,命运可以改变,只要正视自己,磨掉习气,转变念头。

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愿意屈服于命运吗?

你也许会问:一个医生也会信这些?

其实除开身份,我们都是人而已。是人都有情绪,都有想不开的偏执面。若不是走投无路,她也不会求助于算命。

但是幸好,她没有止步于认命,而是通过强大的意志力扭转了本因她的性格可能导向的命运。

她告诉我,其实很多事情真的只在于一个转念。

从更积极、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生活就是天堂;

从负面消极的角度对待,自己就身处地狱。

3帮她走出抑郁症

长沙小聚,和秋哥、一菲以及两位怡妹子喝茶。聊天时提起两位同事有类似特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够宽容”、“总是在抱怨/担心”、“易怒”、“很少看到她开心的样子”、“很敏感,对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反应激烈”、“过于较真”……

她们说长沙话,我半猜半蒙地听着。在我看来,这两人的状态疑似抑郁症。果然,据怡妹子回忆,其中一人(化名S)曾经患抑郁症。

怡妹子很善良,总想给S一些建议,奈何S情绪对抗又负能量满满,只愿输出意见,不愿开放心胸接纳意见,大家常常被她弄得很不愉快。她们有些困惑,不知该如何与这样的人相处。

同作为抑郁症患者,我也许更理解那两位一点。

对抗情绪是出于自卫;强调自己的存在感是因为自卑,希望通过别人的接纳与认可弥补心中的缺憾。

抱怨多,则是因为心中有一个理想的事情“应该”有的样子。换句话说,她心中有一个理想的世界,由于理想标准过高,于是对现实产生种种不满,因此缺乏宽容。这时她心中也有一个尽善尽美的“理想之我”,因此对现实的自己苛求自责。

我很久不看电视了。小蓝推荐我看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想让我了解现在的老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gk/11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