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会传染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98.html

为什么我们自己的胃不会被胃液分解消化掉?

牛肚和猪肚(牛和猪的胃)是生活里的美食,吃进我们的胃里,其中的蛋白质会在胃液的作用下被消化分解。同样是胃,为什么我们的胃不会被自己的胃液侵蚀、溶解呢?

生物在进化的历程里总是会生成出适应性和保护性的一套机制。原来,人体中的胃已穿上了保护衣:

1、胃能分泌出一种粘稠的、胶冻状的黏液物质,覆盖在胃的内表面(之前说到的胃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屏障,将胃腔中高浓度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与胃粘膜隔开,避免对其造成损伤。

2、胃黏膜的上皮细胞,是一层排列紧密的特殊结构,形成了一道生理屏障,可以阻止胃酸侵入,就好像人体表层的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隔离外界有害细菌。

3、胃黏膜上皮细胞可以不断地更新,随着旧的细胞不断脱落,新的细胞不断生成补充。约4—5天更新一次。

一个细胞通过一种“分裂”的方式产生出两个新的细胞,原来的这个细胞就不存在了,两个新的细胞与原来的细胞一模一样。

像这样,细胞不断分裂,就能不断产生与原来相同的新的细胞,1变成2,2变4,4变8…….

因此,当病人的胃被切除后保留有残胃,过几年后还会“再生”长大,几乎能达到一样大小,对消化食物影响不大。

这么多人患胃炎、胃溃疡是因为什么?

在过去的观念中,人们总认为暴饮暴食和不规律的饮食是导致胃病的祸端,所以在现在的养生学里,人们依旧存在胃病无法根据,只能慢慢养着的思想。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巴利·马歇尔(BarryMarshall)和鲁宾·华伦(RobinWarren),这两个澳洲人的名字被郑重地载入史册——他们对的发现,被誉为是现代医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因为这种细菌是迄今为止,全球感染人数最多,传染能力最强,潜在致癌危害最大的细菌。

马歇尔早在年的论文中就阐述了他自己的实验发现,消化性溃疡病的元凶是幽门螺杆菌(简称HP)。

在胃的强酸性环境下基本没有任何生物能够生存,而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所知能够生存和繁殖的。

它的治病机理十分复杂,可能是直接侵入胃黏膜细胞,损伤组织,也可能它产生的物质损伤了胃黏膜,使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被破坏,胃酸直接长驱直入,腐蚀粘膜引起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胃穿孔、胃癌。

胃病可传染?

年,在江西南昌发布的《第五次幽门螺杆菌诊治共识》中指出“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者,平均感染率为62.8%,中国感染率已经从原来的70%下降到约50%(儿童为30%),感染人数高达7.68亿。”这次会议明确幽门螺杆菌为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并与遗传因素、环境饮食因素一起并列为胃癌发生的三大因素。

目前已经明确的HP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口-口,包括不卫生的喂食,情侣间接吻;

粪-口,主要是粪便污染水源、食物;

胃-口,包括呕吐物污染水源、食物。

患者的口腔中、唾液、飞沫、共进晚餐的菜肴餐具上,这种细菌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

饭前洗手,用自己的牙刷、餐具,使用公筷;

儿童相对于成人更容易感染,所以不要再口对口喂食,儿童的餐具单独分开洗干净。

怎样检测治疗?

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患者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

如果有这些症状或者有家人出现这些症状,或者家族中有胃癌史的,医院里做个呼气实验检测,遵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就可以治疗。当初马歇尔用自己做实验,饮下含有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感染后用自创的抗生素疗法治好了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js/11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