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文化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而春秋两季养生尤为被传统医学重视。中医专家告诉我们,恰是因为这两个季节是气温过渡之时,由凉而热及由热转凉均对人体影响甚大,有必要做好应对。
8月7日立秋,意味着水城很快要进入一年中最舒服的时节,夏季的湿热终于结束了,冬季的寒冷还未到来,有的是早晚的凉爽和白天的碧空艳阳,让人心情舒畅。趁此大好时节,让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齐敬东的告诫,打好秋季养生保卫战,积累起身体对抗严冬的资本。
由热转凉养收统领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逆之则伤肺”。就是说,秋季时候,阴气上升,阳气下降,大火西行,在这个季节,我们应该早睡觉来避免初寒,早起以从新爽。使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基本原则。
齐敬东告诉我们,秋天要特别注意使自己情志安宁,因为秋气肃杀,是一种刑罚之气,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容平,容平是指秋季万物就平静下来了,不再往上长了,所以要求人们情志平静,“无外其志”,人的意志也不要过分活跃,不要再像夏季那样“若所爱在外”,从而保护人体的正气。
“秋老虎”立秋养生第一关
立秋后,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从水城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特别是在立秋前后,水城仍有一段时间会处于炎热之中。
秋老虎年年让人望而生畏,立秋之后十数天仍然闷热难当的天气,大多人会感到消受不起,正所谓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所以,立秋之初,仍然需要防暑降温。但立秋以后,早晚天气会明显开始偏凉,此时开空调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身体虚弱者,还要经常喝点姜茶。
“贴秋膘”因人而异
夏秋交替,身体经历了一夏天的湿热,积累了湿浊、毒素,使人抵抗力下降,面临将来的冷空气,一些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将高发。“春捂秋冻”、“贴秋膘”等常常被人挂在嘴边。殊不知,这些俗理儿都要因人而异,切不可照搬照套。
贴秋膘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认为夏季之后,人们应该多吃肉类,增加营养、储备脂肪,以备过冬御寒。专家解释,过去生活百姓以谷类为主,食物匮乏且比较单一,现在生活中食物种类多,人们摄入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并不低,“贴秋膘”已经没在大的必要。而且,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更不宜“贴秋膘”,导致疾病发作。
“春捂秋冻”适可而止
立秋之后,秋雨连绵,气温不稳,此时,应顺应时令,增强抗病能力,也就是机体的自身免疫力。俗话说,“春捂秋冻”,适当的秋冻,顺应秋季自然收敛,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养成“耐寒”体质,可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过渡到秋凉,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抗寒能力,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环境,这对于老年、儿童、体弱者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冬季常见的各种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能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
虽然适当“秋冻”可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过渡到秋凉,但盲目推崇“秋冻”则会危害健康,引发胃肠道疾病。肠胃炎高发是秋季多发与复发季节,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或者使原来的老胃病加重。
秋季养阴重在养肺
中医认为,肺主秋季,秋气应肺。从季节养生角度看,秋季最宜养肺。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合皮毛,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呼吸道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器官,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秋季由于早晚比较凉、温差比较大,干冷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粘膜导致呼吸道疾病,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重点养肺,以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频发。
在生活起居方面养肺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立秋时节,秋高气爽。晚上早睡,就可以聚敛阳气,而阳气则为我们立根之本,而早起的话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立秋时节气温变化大,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
养肺则重在食疗
秋季饮食要“少辛多酸”,即多吃润肺的食物。首选百合,它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的作用。其次,就是多吃胡萝卜、豆浆、柑橘、甘蔗、萝卜、银耳等润肺清肺的食物,目前鲜梨开始上市,人们不妨多食些。在秋季要减少进食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还要适当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需要提醒的是,立秋过后,由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宜人,所以人们的食欲便会逐渐好转。不过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还处于较弱的状态,还没有从夏季饮食的习惯中调理过来,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医院康复医学科注重传统养生,但也非常讲究与现代康复相结合,在今年夏季开展的三伏灸中,为病患解决了冷、麻、痛等很多痛苦,获得了广泛好评。齐敬东告诉大家,上面所说的调养身体和情志的原则及方法,都是为了保护人体的正气,特别是肺气,因为秋季养生不当,首先伤害的是肺脏。养生一定要基于充足的中医理论指导,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不可盲目从一而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