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下了一个叫一席的APP,每天下班回家就听它上面的讲演,源于一个朋友推荐给朋友圈的,也是我前几天推荐给大家看的《现实是63%的农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没上过,怎么办?》的讲演,让我找到了共鸣,一席就好像是我失散多年的老朋友,我沉浸其中。
年我来武清工作的时候,夜里犯心脏病的患者会因为查一个十五元的心电图而焦急万分,因为他(她)没有钱,可是心脏病最怕的却又是情绪激动,所以我们经常查十个八个的心电图只收二、三个的费,那时候住院的病人每个都很重。医院医院没有的科室,叫经管办,一旦发生漏收费的情况会对医生进行二十倍的处罚,我被罚过多少次,自己都不记得了。我是学肿瘤的,可是那时候的病人一旦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就放弃治疗了。
年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日子,那一年我在东北老家,侄子二岁半,在玩耍中不小心被花扎了眼睛,他大哭不止,我和妈妈医院了,眼科普通门诊的医生看了后告诉我们,侄子只是角膜划伤,没有大碍,不用处理。我们不放心,又挂个主任门诊,主任开了八十元的包扎费,用一张纱布盖上了侄子的眼睛。一只眼睛看不见的侄子吓得哭的更加厉害了,主任还开了三百多元的眼药水,把我和妈妈担心够呛,当时还庆幸好在让主任看了侄子,处理方法竟然这么大差异,然后就战战兢兢的回家了。侄子哭累了就睡着了,醒了以后把纱布抓了丢在一边就满世界玩去了,好了!我们才知道普通门诊的医生是真诚的。后了那三百多的眼药水都让我妈点了,她因为多花了冤枉钱,眼睛上火了。事情过去八年多了,我还清清楚楚的记得这件事,所以我要求自己要做那种对得起良心,不被患者问候祖先的医生。
在武清的平房慢慢的都变成了高楼了以后,人们的手里有钱了,来医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以至于我这个每天看吃多了的科室,生意红火。无论我把病因讲得有多明白,还是吃的饱饱的,好好的,来排队看病。
我对武清人的理解就是家里有几套房,手里有一堆拆迁款的土豪。即使现在有地的农民,人均土地也少的可怜,用十几个麻袋就可以装下一季的收成。虽然武清有经济开发区,有几个大物流企业,可是工人的收入并不高,而且工作强度很大,这些工人被淘汰以后,他们并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未来生活会很艰难。拆迁致富这种经济模式是发展性最差的经济模式,根本就不具有可持续性,很令人担忧。
今年春节休息的时候,邻居给了妈妈几张凯旋王国的入场券,在上午侄子完成了我给他布置的学习任务后,下午我就带妈妈和侄子去了,出生于东北的我们自然不会对那点人造雪感兴趣,转了一圈也没发现有什么可玩的东西,我懒得走了就去看马戏团表演,提前一个小时我们就坐下了,开始表演没有五分钟,秩序就乱了,后面进来的人毫无顾忌的站在了有坐位的人前面,一会就吵起来了。我们坐在后面不仅表演看不到,没准一会还要被误伤,赶快领着老的小的离开了。快要表演的时候我计算了一下,竟然要有一千多观众,从陆陆续续进来看表演的人的着装和卫生情况就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人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的。
我有的时候讨厌我自己,看病不好好开药,非得给患者讲病,看病不好好看病,经常劝不上学的小孩去上学,经常劝三班倒的工人改变思维模式,去想想未来,用天津人的话说叫臭讨厌!
在年前流感爆发的时候,我因为是胃病科没法名正言顺的抗流感,我就在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