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网6月28日讯(康文颖)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睡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生理需求之一,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可以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助人提高专注力、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等。
不少人都有午休的习惯,但是,午休也是讲究方式的,正确的午休可以让你精神饱满,错误的午休反而适得其反。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30-60分钟左右为宜。
研究认为,一般人在入睡超过30分钟后,便会由浅睡眠进入深睡眠阶段,这时大脑的各中枢神经的抑制过程加深,脑组织中许多的毛细血管暂时关闭,流经脑组织的血液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少,若在此时醒来,就会感到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宾夕法尼亚大学刊登在《美国老年医学学会杂志》上的研究称:午睡不超过1小时最好,可有效减缓大脑早衰。分析结果显示,与每天午睡1小时的人相比,不午睡的人认知能力下降风险增加了4~6倍;与午睡1小时以上的人相比,午睡1小时的人在各项测试中成绩更好。
不要饭后即睡,至少应等10分钟再休息。
很多人,刚吃完午饭,感觉到困倦后就立刻睡觉了,如果长期如此会引起胃病。刚吃完饭,胃内充满了食物,消化机能处于运动状态,如这时午睡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不利于食物的吸收,同时,也影响午睡的质量。
午睡姿势需注意,趴着午睡危害大
由于中午休息时间短,空间有限,部分人干脆伏在桌上睡,但是这种午睡姿势有着很多危害。
伏案睡觉会减少头部供血,让人睡醒后出现头昏、眼花、乏力等一系列大脑缺血缺氧的症状;趴着睡觉,长期压迫手臂和脸部,会影响正常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两臂、脸部发麻感到酸痛,甚至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大脑反应速度;如果用手当枕头,会使眼球受压,午睡后通常会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久而久之容易使视力受到损害,诱发眼病;趴着午睡时。会使颈部前倾,与颈椎的生理弯曲相反,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颈椎变形,颈部肌肉疲劳,引发颈椎病。
午睡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头后垫一些柔软的物品做枕头,以免造成头部血流量减少。除此之外,可以把腿放在椅子上,这样有利于腿及全身的血液循环,能够使下半身彻底放松,可以预防腿部静脉曲张的职业病。
午睡并不适用所有人,请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根据国外科学家的研究认为,至少有几种人不宜午睡:65岁以上,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按肥胖指数计算的百分比)的人,午睡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血压过低的人,容易引起呼吸困难等不良情况;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由于脑血管变窄而经常头昏、头晕的人,容易加重头晕。因此,是否进行午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