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胃九病”,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得病的。
?可胃的健康常常被我们认为是每个人的通病而忽视,即使出现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调养,很多人因此成为胃病“接班人”。
殊不知,胃是我们人体第一个接触外界的消化系统,因此一旦出现某种状况,那么胃是第一个受到影响的。?
同时胃也是人体能量和营养的第一站,第一站没有把控好,那么身体的其他脏器也会相应的出现问题。
Attention国人肠胃病高发
主要有6个诱因No.1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生活在胃部及十二指肠各区域的细菌,它可以引起胃黏膜轻度慢性发炎,甚至引发胃溃疡和胃癌。
而我国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9%,这主要与平时的一些习惯有关,比如餐具清洁不到位、一筷多用、给孩子喂食时喜欢口口相传、喜欢用手直接抓取食品等。
因此,生活中需要严格地重视个人卫生,饭前饭后勤洗手、使用公筷、少吃生食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
No.2
喝酒
酒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醇。饮酒后,乙醇会在胃中储留,可使胃黏膜变薄,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进而引发胃痛、反酸等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酒还是能不喝就不喝吧~
No.3
高盐饮食
酱菜、腊肉咸鱼、腐乳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传统食物,但这些食物的共性就是含盐量过高。而长期高盐饮食,会抑制胃酸的分泌,降低胃黏膜抵抗力,甚至导致胃炎、胃溃疡、胃穿孔等一系列胃肠道疾病。
并且,部分高盐食物中还含有大量硝酸盐,在胃内被还原后,可与食物中的胺结合,形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酸铵等N-亚硝基化合物,从而诱发细胞恶变。
所以每日的食盐量要少于5克,腌制的、加工的食物要少吃,另外,购买包装食品的时候最好看一下配料表,建议选择低盐的。
No.4
三餐不规律
饥一顿饱一顿是现代很多人的常态。而如果三餐不规律,胃酸分泌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就容易打破正常的平衡状态,造成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少,从而诱发消化不良、反酸烧心、胃糜烂、胃溃疡等病症。
因此,平时要养成三餐定时定量的生活习惯,每餐只吃七八分饱,有助于让胃的运动起搏细胞、胃酸分泌都形成规律,使胃功能更协调。
No.5
情绪不稳定
胃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大脑”,是最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器官之一。数据显示,57%~7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伴有情绪异常。
●像焦虑、抑郁、恐惧等压抑性情绪,常导致胃肠道动力低下,易引发食欲不振、嗳气、打嗝、早饱、饱胀等不适;
●而愤怒、生气等较为亢奋的情绪,可导致胃肠高动力反应,引起胃酸分泌、胃肠蠕动增加,诱发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
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学会控制情绪,想生气或者发怒的时候多做深呼吸、听听音乐、跑跑步,让自己平静下来;心情不好的时候别自己闷着,和朋友出去逛逛街、旅游,放松一下~
No.6
熬夜
据美国洛杉矶医学研究机构的研究发现,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的人,其胃病发病率是一般人的3~4倍!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人的胃里缺乏TFF蛋白。
TFF蛋白能在胃黏膜上形成一种黏液膜,一方面能减少坚硬物质损伤胃黏膜;另一方面,其是弱碱性的,能有效阻止胃酸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
而实验数据显示,夜间熟睡时分泌的TFF蛋白,相当于白天一天分泌的20~30倍。长期熬夜,TFF蛋白分泌减少,胃的保护、修复能力减弱,胃病自然就找上门了。所以还是早点睡吧~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
45岁以上人群,最好能定期做个胃镜检查,尤其是日常有抽烟酗酒、喜食腌制油腻食物习惯的,或本身有胃病、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