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可以用尽量少的文字,装下更多庞杂臃肿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记忆的效能。本文以图表的形式对中风的病因辩证的概念及说明进行呈现,提升记忆效率,提高掌握诊脉技能的效率。
胃痛
病因
特点
结果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主要由于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
胃脘冷痛,因饮冷受寒而发作或加重,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增,伴有面色茵白,口和不渴,舌淡,苔白等症。
寒证
胃脘灼热疼痛,进食辛辣燥热食物易于诱发或加重,喜冷恶热,胃脘得凉则舒,伴有口干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少津,脉数等症。
热证
久病体虚者,胃痛隐隐,痛势徐缓而无定处,或摸之莫得其所,时作时止,痛而不胀或胀而时减,饥饿或过劳时易诱发疼痛或致疼痛加重,揉按或得食则疼痛减轻,伴有食少乏力,脉虚等症;
虚证
新病体壮者,其胃痛兼胀,表现胀痛、刺痛,痛势急剧而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伴有大便秘结,脉实等症。
实证
初痛,胃痛且胀,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痛时止,常由情志不舒引起,伴胸脘痞满,喜叹息,得嗳气或矢气则痛减者,多属气分;
气证
胃痛久延不愈,其痛如刺如锥,持续不解,痛有定处,痛而拒按,伴食后痛增,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紫暗迂曲者,多属血分。
血证
胃痞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共司水谷的纳运和吸收,清升浊降,纳运如常,则胃气调畅。若因表邪内陷入里,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等各种原因导致脾胃损伤,升降失司,胃气壅塞,即可发生痞满。
得热则舒,遇寒则甚,口淡不渴,苔白,脉沉者,多为寒
寒证
痞满势急,胃脘灼热,得凉则舒,口苦便秘,口渴喜冷饮,苔黄,脉数者,多为热;
热证
痞满时减复如故,喜揉喜按,不能食或食少不化,大便溏薄,久病体虚者,多属虚
虚证
痞满持续不减,按之满甚或硬,能食便秘,新病邪滞者,多属实。痞满寒热虚实的辨证,还应与胃痛互参。
实证
往期精彩回顾一文说清心悸的病因及辩证
一文说清水肿的病因及辩证
一文说请淋证的病因及辩证
一文说清头痛的病因及辩证论治
一文说清中风的病因及辩证论治
中医专长医师考核——核心考点速记
一文说肺癌的病因及辩证
河南中医专长好消息来临了!中医专长开课啦!我们开设的课程有面授课,网络教学,理论,技能等全方位讲解!我们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有领军级别的专家亲临指导,保证您可以轻松掌握相关考点。名额有限,预报从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希望大家抓紧机会,赶快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