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谢晶日教授治疗胃痛病

一、胃痛的概念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的疼痛为主的病症,常伴有食欲不振,嗳气,泛酸等症。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仁斋直指方》提及胃痛病因“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痰饮,有虫”。

二、病因病机

病因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及素体脾胃虚弱。寒、热、暑、湿,内客于胃,使气机运行郁滞,和降失司,而致胃脘作痛。五味过极,恣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过量饮酒或服用伤胃之药物,皆可伐伤胃气,使气机失调而胃痛。抑郁恼怒,肝失疏泄条达,横逆犯脾胃,致肝胃不和,气血阻滞而胃痛。劳倦太过,或久病不愈,伤及脾胃,或素体虚弱,脾胃不健,运化无权,气机阻滞,而致胃痛。

综上所述,胃痛与胃、肝、脾关系十分密切,初期病位多在胃,也可旁及于肝;病久则主要在脾,或脾胃同病,肝脾同病。

三、治疗

胃痛在治疗上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以祛邪扶正并举。

四、医案举偶

患者张某,女,60岁,胃部胀痛反复发作10年,胃胀,隐痛,烧心,反酸,情绪不畅后加重,乏力,怕冷,寐差,大便成形,日2次。舌淡紫,苔白腻,脉弦细。胃镜示:浅表性胃炎,C13示:阴性。辩证为胃痛-脾胃虚弱兼气郁证。谢师在治疗脾胃虚弱兼气郁时,采用疏肝行气、温阳、补气健脾、酌以抑酸之法。中药予柴胡、香橼、香附、黄芪、煅龙骨等药治疗。二诊,胃胀减轻,烧心,反酸有所改善,根据患者现症状,辩证以原方加减,继服14剂。









































北京治疗白癜风
公益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js/4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