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硕博士论坛

自脾胃病科建科以来,我科魏玮主任制定了每月1次的研究生例会制度,后来逐渐发展为由在读研究生以幻灯片演讲的方式汇报课题进展,学习内容、临床体会,并搜集目前消化专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进行“头脑风暴”的硕博士论坛形式。

年10月21日下午在我院住院部7层脾胃病科会议室由苏晓兰医生主持硕博士论坛,脾胃病科主任魏玮教授指导。

硕博士分别汇报了目前所做课题的进展,胃食管反流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课题和肠易激综合征的蛋白组学机制课题均已完场主要工作,接近尾声。李依洁博士认为三种胃食管反流病复制模型中贲门肌切开术+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改良方案的术式大鼠死亡率低相对较低(50%)、反酸情况较好,而食管和十二指肠吻合术式死亡率高达80%,所以基础实验选择合适的造模方法,才能避免浪费财力物力精力。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课题入组患者的收入仍是主要问题,苏晓兰医生要求IBS课题加快数据录入以及相关文章的发表,并号召其他人协助招募患者。

郭宇博士提出诊疗功能性胃肠病(FGIDs)需要多维度化的新思路,并通过分享一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病例详细剖析了什么叫做多维度,比如对FGIDs西医上细化其诊断、明确精神因素的影响、评估生活质量、运用现有检查方法探寻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从而使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准确性。而中医的多维度诊疗思路,更多体现在辨证论治上,即利用望闻问切收集临床资料,运用八纲、经络、脏腑、三焦等辨证方法,严格遵循“法因证立、方随法出”的思想明确出综合性的、个体化的理、法、方、药。以系统生物学为突破点,有希望将两者的科学研究相结合,为中医药的理论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李依洁博士和杨洋博士分别对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研究进展及幽门螺杆菌(Hp)中西医诊疗规范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性的整理,李博士认为调畅情志应该作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方法,除了针、灸、药、推拿外还,临床上还应用共情治疗、音乐疗法、食疗、运动等方式来有效的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这也体现了中医的多维度诊治趋势。杨博士带着大家共同学习了《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走进国际上对于幽门螺杆菌(Hp)诊治的最前沿,明确根除Hp的最佳时机,在治疗上肯定了作为一线治疗的标准三联疗法以及铋剂四联疗法,但考虑到多种抗生素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以及细菌耐药性的提高,魏玮教授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根除Hp的五联疗法,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降低了服药的不良反应,而且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

目前在临床实习的硕博士分享了实习的经验,并对还未进入临床实习的同学提出中肯的建议,强调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良好的医患沟通基础。

听取汇报后,苏晓兰医生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首先科室是一个整体,同门之间加强交流,勤学好问,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其次明确对博士及硕士毕业的不同要求,帮助硕士及博士确定对自身要求及学习上的定位。

最后魏玮教授对所有在读生进行了谆谆教导,强调作为医学生一定要记住三个服务、两个强调:一服务自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抵挡困难的击打,才能担起肩上的重担,唯有用知识做帆,用人脉当桨,乘着灵气的风,才会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二是服务同事同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上以优秀的人为榜样,任务上团结协作,行动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和舟共济,面向未来;三服务患者,人命至贵,重于千金,健康所系、生命所托,医生身负救死扶伤的重任,时刻应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不辱使命、才能更好解决患者之所急。一强调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提高组织能力才能做一位合格的硕博士生。二强调对经典的背诵、书籍的阅读必不可少。

本次论坛以工作汇报以及共同讨论的形式进行,加强了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向优秀同学学习的机会,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各自的工作方向,并期待下次的论坛更加精彩!

供稿:侯理伟

编辑:王欣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比较好
擅长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js/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