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年5月11日我院中西医结合科荣幸邀请到甘肃省名中医王兰英教授来我院进行教学查房、坐诊及学术交流。
王兰英教授
王兰英,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名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兼任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二五中医血液病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甘肃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5部。擅长全身各部位肿瘤、消化系统疾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及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放化疗后的中医调理具有一定经验。
王兰英教授为中西医结合科进行教学查房
王兰英教授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病情进行辩证诊疗思路分析。
望诊:医者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及疾病状态。
闻诊:医者运用听觉和嗅觉的手段,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查推断疾病的诊法。
问诊:医者运用对话方式,向病人及其知情者查询疾病发的发生、发展情况和现在症状、诊疗经过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切诊:为中医独特的诊疗特色方法,即切脉和按诊。
王兰英教授重点通过诊查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对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进行辩证论治。
望舌小分享:
我们都知道,中医望诊的时候喜欢看舌头,因为从舌质、舌苔的变化可以看出很多身体健康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从舌苔看我们的脾胃健康。学会了简单的自我诊断,就会在生活中多加注意。
我们的舌头对应着不同的脏腑,从舌头形状、及颜色能简单分辨出身体状况。
健康的舌头应该呈现出粉红或淡红色,形状是长椭圆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光泽润滑,而且伸缩自如,无论伸直还是弯曲,都应该柔韧有力。而病态的舌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有时也可发生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常见于瘟疫、湿温,为湿热郁熏之征)或是霉酱苔(红中发黑、又兼黄色的舌苔,常见于夹食中暑或内热久郁,主湿热病日久者)。
舌边有齿印:这类人身躯肥大,舌体也胖大,舌边有齿印,舌苔薄白。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多痰湿”,胖人的脾胃运化功能相对不足,食物的消化吸收易出现障碍。这些人要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适当运动。如果舌苔白厚腻,舌边有齿印,不欲饮食,腹胀满,便溏薄,则属痰湿过盛,在进清淡易消化食物的同时应配合药物治疗。
舌头有裂纹:舌面上出现许多“裂纹”,多数无舌苔,称“裂纹舌”,如无不适感,亦属生理性的,不需治疗,如在重病后出现裂纹舌,舌红无苔,且有不适感,亦属阴虚,需配合药物治疗。
舌头发紫:舌头颜色呈现发青或偏紫,都提示体内可能有淤血存在。如果舌下两条静脉又黑又粗,说明淤血很严重。如果女性舌头有淤血的指片,而且嘴唇上的汗毛很重,说明她的内分泌可能会有问题,最好去检查。
舌苔花剥: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不规则的一块块“地图样”改变,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无苔,这叫“地图舌”。此类舌象者如无任何不适感觉,多属生理性改变,不需治疗。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从未见这样的舌象,出现“地图舌”则多属阴虚表现,需及时就医。
王兰英教授为血液科患者诊脉
结语王兰英教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查房期间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病情,并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王兰英教授在查房过程中,向我科医护人员详细讲解中医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经络辩证等辩证思路及理法方药思路。通过此次教学查房,使我科医护人员对中医的理、法、方、药思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使我科医护人员的中医辨证施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武威医科院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科中西医结合科成立于年,是我院的一级临床科室。科室拥有中西医结合特色门诊3个,住院部1个。近年来,科室先后承担市级科研项目8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具备较强的临床、科研、教学能力。科室现有医生11名,其中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硕士研究生2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主任医师3名(外聘专家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护理人员20名。
学科技术带头人:李应宏毕业于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现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6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肿瘤、皮肤病、风湿免疫病、脾胃病、内分泌及代谢病等疾病。曾在天津中医院、医院、甘医院进修学习。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发明医学实用型专利2项;在国家级与省级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科室特色:科室重点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病、肿瘤、内分泌及糖尿病、脾胃病、皮肤病、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尤其在风湿免疫病、内分泌及糖尿病的规范化诊治上有独到之处。科室配备的设备高频热疗机、神灯理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红外线理疗仪、罗氏血糖仪、福尼亚胰岛素泵、糖尿病并发症检查箱、神经肌肉刺激仪、中药熏蒸治疗仪、多功能颈椎牵引床、多功能腰椎牵引床、蜡疗机等。
全科医务人员的医疗宗旨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忠于职守、文明行医、优质护理、以人为本、病人至上、质量为本、精益求精。我们的努力使为了对生命的尊重,病人的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以最小的医疗花费,创最佳的医疗效果,是我们中西医结合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承诺。
科室-(住院部)-(护理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