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流满面地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重新思考生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6348345644670536&wfr=spider&for=pc

倘若要问大家生活中最不愿,但偶尔又必须要去的地方是哪,医院。

《人间世》医院所有群体情绪的纪录片,医生上下翻飞摆弄着医疗器械、亲戚家人生死离别时候的撕心裂肺、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就是人间之味,也是在这个系列中,你会开始理解“除了死亡,其他都是擦伤”这句话的意义。

纪录医院,将生死离别、医患矛盾等真实的瞬间记录下来,制作而成的《人间世》在豆瓣高达9.6分,这在国产纪录片里实属少见。但是,我却希望导演以后再无素材可拍。

1.

去年陪朋友住院,隔壁床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骑电动车回家时被撞坏脊柱需要立即手术。大叔床前只有一个精神恍惚的老伴守着,儿女远在千里,肇事司机避而不见,拖着等大叔死去。另一边医生催着大叔交钱好尽快安排手术,大叔和老伴相顾无言,因为拖太久没有做手术,白天还正常的大叔,半夜突然转危急,医生、护士从我眼前把大叔拉到ICU。

这是我第一次直面人被送进ICU的过程,我难过、愤慨,不全是因为天降横祸、生命无常,而是肇事司机撞人后第一反应是找律师进行责任认定,甚至拖到大叔死去;我也愤慨大叔儿女双全,他已经在床上躺了三五天,却依旧没有露面。大叔的生命在此刻变成了儿女与肇事司机的矛盾点,谁拉扯赢了,谁就获利了。

导演周全曾说,《人间世》片名取于《庄子》,庄子把生死当作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生为死的前奏,死为生的延续,最大程度地消弭了死亡恐惧。之所以将片名确定为《人间世》,是希望把影片的主题再扩大一些,这十集记录片纪录的,并不是仅仅讲几个医疗故事,而是通过医疗故事来讲述人与人、人与社会该如何相处,人与喜怒哀乐、与生老病死该如何相处。

而你也会从这些故事中明白,活着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2.

《人间世》第一集开篇向大家呈现了一位医生的日常。白天已经做了好几台手术的赵医生,晚上到凌晨仍旧没下手术台,大家不知道的是,赵医生自己本人还是一个没出院的病人(痔疮手术)。

真实的记录不仅打破了大家对医生工作是轻松、安逸、收入高的刻板印象,同时也展示了医生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深夜做完手术,吃个蛋挞喝杯可乐是赵医生最想做的事情。而下属要汇报工作,被他直接怼回去说:“搞什么搞,这个时候了还讲这些,要不要我休息了。”

与其他医患类纪录片不同的是,《人间世》医院里成功的案例,那些失败的手术同样被记录了下来。

纪录片中出现的第一个病患是30岁左右的小伙子,两周前拉了一次肚子后,开始急性心衰。

原来病人6岁时做过一次心脏手术,三年前复查发现有问题,但是为了工作没有立即手术,一拖便是三年。两周前拉了一次肚子,细菌顺着血液感染了心脏,导致了感染性心内膜炎。同为社畜的我们,有时候也会因为工作而忽略身上的一些病痛,想着挨一下就过去了。

这位病人没有那么幸运,他的家人后悔没有早早带他来检查做手术,而病人曾经怕父母担心就一直劝说父母“没事、没事”。“没事”这两个字曾多少次出现在我们嘴中,而这次,这句话带给这个家庭无尽的遗憾,30岁的小伙子再没能抢救过来。

3.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24岁的邹磊身上。为了庆祝生日,他与朋友吃了很多海鲜导致中毒,医院宣布无救后又转到拍摄《人间世》的医院,急救科车副主任医师建议血透来最后一搏。因为刚到的血很凉,医生们各自捂在手里、腋下为其暖血。

邹磊输入大量血液后病情终于得到缓和,但是没等大家缓一口气,上消化道又开始大量出血。血库主任已经不能再给他们血了,毛主任万分恳求才要到了毫升血。这场手术从早上七点开始,医生们用尽了所有手段,经历了48小时的不眠不休,但最终仍没能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

面对摄像机,这群医生将最日常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们也会累,同样,他们也会面对很多次失败与在职业与道德之间的选择。

面对患者,尤其是年轻的病人,他们愿意倾其所有手段来救人一命,只是医生不是万能的。手术失败是常有的事情,经常忙活了一天手术全都失败,尤其是那些医生为之倾注全力的病人最后没能挺过来,失望、不甘以及家属的责怪往往堆积成压倒医生救死扶伤信念的一砖一瓦。

邹磊的家属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崩溃了,很多年轻的医生也无法接受辛苦付之东流还要被家属责怪的后果,所以车主任一直鼓励大家不要丢掉最初学医的那份热情。

4.

除了手术室内医生、患者与病魔的战斗之外,人世间还有一个战场,就是救护车“救护之战”,所有的救护人员都是在与死神抢时间,他们在医院之间的距离。在上海,每天有多辆救护车在轮替出勤,每一辆车上,都有一家的故事。

救护车人员每天都在见证车上的百态人生,但同时,家属们与救护车救助员们之间,也有着百样的误解与矛盾。

矛盾主要集中在救护车不能及时到、家属指定救医院以及患者的情况并没有危急到要叫救护车的情况。

救护车上的医生说也很理解他们,因为面对疾病时,人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快一点。但是速度、距离、时间这个简单的方程式在现实中很难解决,也希望病患能够理解一下他们。车辆是有限的,病痛是无限的。

这天救护车就接到一个医院的患者家属,而这整整花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上海的救护车每时每刻都在排队,这也就是为什么救护车有时候到得比较晚的原因。而有些家属叫了车,医务人员到达后家里却无人应答。

医生和担架员都非常担心,害怕患者已经晕倒在家里,但事后只是虚惊一场。原来家属叫完救护车后没有通知他医院。

救护人员一刻都不敢耽误,因为他们心里一直悬挂着一个钟,每一分钟都是用来救命的。有时候他们要从早上忙到下午都吃不上饭,因此队里几乎所有人都患有胃病。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有些时候,他们会遇到无比难缠的情况。

这次,是一个喝醉酒的大哥不小心摔下了一个小窨井摔伤了腿,但是同行的朋友和他都不愿意出车费以及医疗费用,于是赖在救护车的床上不起来了。一折腾就是一两个小时,耽误的不仅仅是救护人员的时间,还是那些等着救命的患者的时间。

现场的医生说:“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是很难做的,而且我们面对的还是病人及家属。”即便是这样,这些急救医生们也从没想过放弃,除了入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惯性之外,他们也都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

哪怕还有很多其他误解,哪怕每天每晚都要面对很多让人无可奈何的情况,但这份职业带来的价值感将继续支撑他们度过每一趟急救车程。能够相互理解,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第一集影片最后,那位曾经因为邹磊手术失败情绪崩溃到埋怨医生的家属发来短信:

临床有各种风险存在,现实也更为残酷。现在他已入土为安,我们也会逐步调整过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至少,医院,这个科室,这个病人家庭,与医生达成了相互的理解。这就足以支撑他们继续在行医之路上走下去。

5.

《人间世》中每个镜头都有真实的温度,或是冷峻而残酷的生死离别,或是温暖而感人的互相理解。真实镜头的背后,作为观众应该能够感受解读到创作人员的苦心:人生无常,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一步到来。

所以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对自己好一些,对父母、他人更有耐心一些。秋天记得穿秋裤、夏天少吃一些冷饮、不要再熬夜了、快去把快乐肥宅水换成养生茶、也不要再拿着块每月的工资操着CEO的心……我们的健康牵动着至亲的心,往往我们的不在意就会造成将来的悔恨。

前段时间朋友策划了一场名为“一幕之遥”的影展,她选择了纪录片《生门》作为开幕影片。《生门》与《人间世》医院拍摄的纪录片,感情基调也并不欢愉,常规影展一般不会选择这种沉重的影片参展甚至开场。

跟她交流了一下,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虽然我们喜欢在荧屏观看开心快乐的影片,但有时候因为我们无法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体会到更多的生活,影视作品就开始有了拓展我们生命体验的功能。只有理解这些情绪之后,我们才会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时做出更加妥当的选择。

而我们对医生究竟该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定位,我觉得剧中三句话足以概括: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人间世》里皆是最真实的人间事,看完这两季纪录片,除了体会到那些不一样的情绪,窥探了那些不幸或是万幸事件的一隅,还让我们知道:健康活着,是生活馈赠给你的最好礼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zb/12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