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年的岁月沧桑
三十六年的雨雪风霜
三十六年的从警生涯
三十六年的保驾护航
榜样力量
时光荏苒,有人一肩霜雪、风雨兼程,没有鲜花掌声、依然铿锵前行。他,就是龙南市“十佳敬业模范”——龙南市公安局交管大队肖一纯同志。
三十六年前,肖一纯同志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赣州监理所龙南县车辆监理站监理员时,这个部门仅仅四人,却要负责处理整个龙南县的交通事故,办公条件艰苦,常常因为案件多、人手不足,东奔西跑,或是处理突发事故连绵不休。那时候,路面还未铺上柏油,坑坑洼洼,路窄且崎岖,有时货车经过泥泞路段时发生侧翻,肖一纯同志到现场后立即伸出援手,帮助货车司机卸货、装货,之后,还要疏通道路,一忙便是六七个小时,胃病也是这时候落下的。他经常强忍胃痛帮群众卸货,一结束便因疼痛蹲地上起不来,但他却说“能帮助到群众,这点小病算什么。”肖一纯同志用他的热情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他婚礼时,一位曾经受他援助的司机不远万里从沈阳赶来,只为送上一句祝福。
当时的办公程序尚未完善,是他,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摸索,从处理的上百起事件中,吸取经验,一点一滴完善。时隔多年,他辗转于交警大队的各个部门、各个职位,前后担任秩序科副科长、车管科科长、宣教科科长、违处中心指导员等多个要职,但他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虚心求教、刻苦专研,用实际行动赢得荣誉与掌声。肖一纯,年荣获赣州市交通管理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多年被县公安局及交管大队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年2月,被龙南市评为“十佳敬业模范”。如今临近退休的他,本该与同龄人一起“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他却依然扎根基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铁的意志,诠释从警誓言参加公安交警工作以来,肖一纯同志一直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从警三十余年,他永远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下班,请假次数屈指可数,在困难面前总能看待他挺身而出的身影。考试中心制度完善后,队里拥有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员证的民警寥寥几人,该部门工作繁忙且时间,人手不足,必然是任务重、责任重的一个岗位,大队领导正是发愁时,肖一纯立马站出来“我来!”,而此时,他已54岁,且妻子正患癌症,需要他陪在身侧。
调入到考试中心中心任指导员时,他刻苦专研岗位知识,不耻下问,一直本着“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工作原则。考前,他清晰、细致地为考生讲解安全需知,严格检查考生携带物品,树立良好的考场风气;考中,他则换上“包公”的面具,秉公执法,维持考场秩序的同时,尽全力不影响考生心态。他以实际行动赢得民心,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
忠诚履职,打创闪光业绩肖一纯同志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他任宣教科科长时,宣传工作一直在支队名列前茅。肖一纯同志提出了精准宣传思路,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宣传措施,使不同的受众群体都能清晰、深刻的认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一次,省交管总队领导从龙南经过时,发现龙南交警的宣传工作成绩突出,特意绕到大队开现场会,重点表扬了肖一纯同志。由于工作需要,肖一纯从宣教岗位调任违处中心指导员,当时正值大队指挥中心筹建,他主动参与调研、申请、创建指挥中心,因为这是全省第一批科技集成化指挥中心,创建难度可想而知。在创建过程中,他不断开拓思路,转变思维,探索指挥中心创建的新路子。新成立一个中心,常常因审批的繁琐和时长消磨耐心,但肖一纯用他的坚持和努力,为指挥中心顺利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回忆起这段工作历程时,他说道:“从筹备到调研、从招投标到建设成功,每一步都很艰辛,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从车管站到秩序科、从车管科到宣教科、从违处中心到考试中心,每一个岗位的轮换就是一次挑战,面对不熟悉的工作,他不是临阵逃脱,而是虚心求教,工作之余刻苦专研岗位知识,规范执勤执法行为,作为龙南交警的一颗螺丝钉,无论调换到哪个工作岗位,总能把零件扭紧,把自己的用处发挥到最大,在每一个岗位都争做业绩第一。肖一纯对待工作满腔热枕,对待困难不气馁退缩,对待荣誉不骄傲自满,自我加压,勤奋刻苦,练就过硬本领,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热忱为民,甘当人民公仆年2月5日下午,当窗口工作人员关闭电脑,正准备下班回家时,一位车主急匆匆赶来,说要办理车辆交通违章业务,工作人员解释说,现在已经是下班时间了,请他明天再来。这时,肖一纯叫住车主,重新开启电脑,亲自为车主查询违章。当调出这名车主机动车有七个电子监控违法记录,车主情绪激动,在柜台上大吼大叫。这时,肖一纯心平气和的安慰车主,并不厌其烦的为车主调阅每一次违法图片,耐心细致解释他的机动车是为什么会违章,使车主明白其违法事实和对其处罚的依据,并及时向车主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待车主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理后离开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精准扶贫工作中,他挂点联系了三个贫困户,虽然是大队里统一分配的工作任务,可他却比自己的事还上心。经常主动联系贫困户,嘘寒问暖,当贫困户面临经济困难时,他二话不说,自己亲自买来大米和豆油,为贫困户送去基础物资。在贫困户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也非常关心,时常询问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一个贫困户小孩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肖一纯考虑到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年事已高,主动询问起孩子的志愿,从成年人的角度适当提供一些建议,与孩子共同构想未来的路,此后,还从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协助孩子办理助学贷款。他就是这样一个用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让群众感受到温暖。铁面无私,坚守使命责任去年一月份,肖一纯有一位朋友的车,因为闯红灯被拍照,违停被抓拍。朋友寻思找肖一纯“走后门”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可是事与愿违,照样如数地照罚不误。今年一月份,肖一纯的一位同学特地带着孩子从外县来龙南找他说请,说孩子考科目一已经好几次了,一直都没有过,问问他能不能稍微“通融”一下。肖一纯秉公执法,拒绝了好友。一气之下,朋友提出要与他断绝来往,肖一纯耐心跟朋友解释了法律规定,最终赢得了朋友的理解。因为工作原因,找肖一纯说情的人很多,可他总是严辞拒绝了不符合处理规定的请求,有些人也因此而与他慢慢疏远了。肖一纯不以为意,他时常教育年轻民辅警:“要堂堂正正的执法,也要清清白白的做人”。肖一纯同志用他从警三十六年的生涯,见证了龙南交管的发展,三十六年的交警生涯,也让他成长为一名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他话语不多,可他心里,却满是荣耀与自豪,提起他的三十六年的历程,他说:“不忘初心,才能践行使命!”。肖一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党员、老民警,他真真切切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警赞歌。向先进看齐,向榜样致敬!
end
▌来源:宣教科▌编辑:张意审核:张皓亮
猜您感兴趣
往期回顾┃热点微文┃重点话题
▲直击一线:龙南交警“零点”行动!场面感人…
▲这个龙南司机心真大,货车车厢都敢“拉客”!结果……喜欢就请分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