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前言: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以下是杨兆林教授师承弟子跟诊经方医案、医话或自己门诊临证医案,供临证交流,提高临证,开阔视野。杨兆林老师诊疗预约,(请提前两天预约)
刘洋男35岁年3月15日
主诉:上腹部满闷不舒一周。
现病史:一周前熬夜食方便面后胃脘部满闷不舒,近三天加重,隐隐有疼痛,食差来诊。
刻下:上腹部满闷不舒,隐隐作痛,按之无抵抗感,口略干,不苦,时有恶心,腹部肠鸣,大便质黏。舌质淡红,苔白厚。
诊断:痞证慢性胃炎
方证辩证: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姜半夏20黄芩10干姜15党参10黄连5大枣20焦三仙各10
中药颗粒加水,煮取左右,分温三服。5剂
在23号,其夫人来为孩子拿感冒药,说,还有一副药没喝呢,好了就不喝了。
按语:
1、此患者与半夏泻心汤方证对应。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2、此方广泛应用与消化系统疾病范畴,不管是以上腹部不舒为表现的,还是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以及一些以口腔溃疡为表现的,均可加减治之。
3、在临床用之,要把握
寒:胃阳不足而见恶寒生冷、脘腹冷痛。
热:脾胃失运,食积化热而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者。
虚:脾胃气虚而乏力便溏,泄泻者。
实:气机升降失常而胃脘痞满者。
泻心类方鉴而用之,佳效!神效!
感恩师父及各位师兄师姐的引领,感恩大家!
作者简介
孔乙娴,女,山东聊城人,年师承河南伤寒名家、经方实战家杨兆林先生,系统学习经方,常愈疑难杂病。
师父杨兆林主任简介杨兆林52岁,主任中医师,医圣仲景故里,伤寒名家,著名经方实战家,医院中医科主任。现任世中联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第一届理事
世中联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世中联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世中联河南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辽宁上药集团好护士药业“自厚生”中医经方首席学术顾问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河南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河南黄帝内经学会临证研究院会长、医疗组组长
创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