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院士,今年68岁,是我国著名消化病学专家,曾任中华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亚太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兼奖励委员会主席等学术职务,身为一名消化科专家,儒雅和善,看到他的人都会觉得他整日笑眯眯,虽然已年迈,但在胃病研究的领域中也颇有建树。樊代明说,胃是人的根本,身体所需的能量都是从胃来的,只有胃好,身体自然就好,在樊院士看来,“病从口入”很有道理,老胃病病人之所以饱受折磨,就是自己“吃”出来的。
很多中国人的饮食似乎总是离不开这个“热”字。时刻都在吃一些热的食物,无论是冒着热气的面条,馅料热乎的包子,还是滚烫的火锅,到别人家做客,都是一句热情的问候,“趁热吃”。事实上,作为一名消化科专家,樊代明院士知道的太多了,热食危害身体。长时间食用过热和过热的食物,会对口腔、食管、胃内粘膜产生不良影响。
樊代明说自己除了喝咖啡(工作时忙里偷闲提神)外,平时不怎么喝热的水,吃饭时更是如此,尽管由于工作忙,他的饭菜并不规律,但樊代明有个固定的饮食原则,就是不吃热饭。吃饭时,他从来都是最后一口喝汤,下筷子都是等饭凉了才进门,别人觉得饭凉了,他才觉得进门的温度很好:“如果嘴感觉到热,那么到了肠胃就热了。”樊老说,这是因为人的食管、胃的粘膜敏感性会比口腔和皮肤的敏感性要低一些,把食物送到嘴里感觉热,进入食道和胃,可能会烫伤食道和胃粘膜。如果长期这样吃,很容易发生胃溃疡。
事实上,在中医看来,致病因素除了饮食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导致胃病反反复复,所以想要预防老胃病,就要把容易伤害胃的行为习惯改过来。
引起胃病的因素
1、饮食不当
胃之所以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饮食问题所致。每天吃的食物都要经过胃来消化,如果饮食选择不当,或食物本身不健康、不卫生,特别是不要吃冷,辣,硬,烫的食物,都可能影响胃的功能,因此发生胃病的几率很大。
2、乱吃胃药
许多人的生活中都有胃病,和平时用药不当有关。由于药物有副作用,而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刺激人体胃部,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粘膜的伤害。而且有些人用错了药,不注意用药的时机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药物对胃粘膜造成伤害后,会出现胃痛、反酸、食欲下降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长期用药不当造成胃损伤的结果。
3、缺少锻炼
缺少锻炼通常还会引起胃病。由于许多人在吃完饭后都是坐着的,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运动量。长期胃动力会下降,正常消化能力会受到影响,容易在消化过程中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等情况,从而胃功能受损的几率较大,可能影响到胃的正常功能。
4、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从临床上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我国50%以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约1%的人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发展成胃癌。所以,平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做好个人卫生。假如自己或家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要注意减少与饮食及卫生接触,积极采用四位一体的治疗方法,至少需要十天时间,坚持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68岁樊代明院士:首度公布“养胃方子”,若爱吃,老胃病慢慢养好
想要预防胃病,首先就要消灭幽门螺旋杆菌说到除菌,现在常用的方法有抗生素除菌法,就是利用抗生素来直接作用幽门螺杆菌,将其杀灭。但是无论选择什么抗生素,都不能保证百分百除菌,因为抗生素的作用,有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这样有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难以根除,所以还是要靠食疗杀菌法。
而食疗除菌,就是通过食用一些具有抑菌作用的食物,来帮助抑制幽门螺杆菌。这种养胃方子就是“岩藻双利菌”。
常用的抑制幽门螺杆菌的食物有岩藻多糖、猴头菇、乌梅、发酵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等,这类食物比普通食物抑菌效果更强,尤其是搭配制成岩藻双利菌来饮用,可以直接吸收抑菌成分,让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被限制,并且还有养胃护胃的作用,这样调理幽门螺杆菌清除的同时,还可以把胃养起来,医生建议想要养好胃,每天晨起喝一杯岩藻双利菌可以使胃部很舒服。
最新健康养生资讯!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