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显示胃炎没关系从胃炎发展到胃癌需

知名媒体人曹景行先生于上个月因胃癌病逝,享年75岁。令人惋惜的是,他近五年前做过一次胃镜检查,当时什么也没发现,年8月体检时却发现不幸罹患胃癌且已经是晚期。虽然使用了目前所有能使用的治疗手段,仍只坚持了一年七个月。看到这样一个结局,不得不让人深思,曹先生的胃是怎么一步一步坏掉的?从胃炎发展到胃癌又需要多久?据报道显示,曹先生生前工作量很大,长期晚上熬夜,不少时候还会吃夜宵。40岁左右开始经常感觉反酸,有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十余年前第一次做胃镜,问题不大。五年前,又做了一次胃镜,提示有糜烂性萎缩性胃炎,也以为只是小问题。谁知五年后,也就是年,再次做胃镜已经是胃癌晚期了。从曹先生的“胃”史中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不少端倪的:→生活习惯并不好,经常加班、熬夜→有症状,但并没有在意→胃镜发现问题,却没有定期复查如果曹先生注意了这三点,也许不会发展到最坏的结果。我国是世界上胃癌高发地区,全世界大约一半的新发胃癌在我国,而我国80%胃癌为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分化型胃癌,遵循正常胃粘膜、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的发生规律。目前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所以定期检查、复查胃镜,才能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大大提升胃癌生存率。

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嗳气、上腹部疼痛、反酸、明显饱胀感、无明显原因呕吐咖啡样液体、黑便等,建议尽快就诊。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一条者: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HP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筛查方法

·血清学筛查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

血清胃泌素-17检测

HP感染检测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CA、CA等。

·消化内镜筛查

电子胃镜

磁控胶囊胃镜

染色放大高清精查胃镜

做完筛查、做完胃镜就OK了吗?做完检查后一要治疗、二要复查。根据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的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胃癌低危人群应每3年胃镜检查;胃癌中危人群应每2年胃镜检查;胃癌高危人群应每1年胃镜检查。那么,体检报告上写着“胃炎”到底要紧吗?医生建议:根据胃镜活检的病理结果,轻中度、局限于胃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建议每3年复查;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建议每1-2年复查高清胃镜。另外,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轻中度萎缩性胃炎可每2-3年复查胃镜。高清染色内镜显示边界不清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建议每年复查高清染色内镜;边界清晰、未行内镜治疗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建议每6个月复查高清染色内镜。内镜下治疗的上皮内瘤变,建议治疗后3-6个月复查高清染色内镜,并按照胃黏膜的基础状态制定随访间隔。

(信息提供:五中心医务科;信息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zf/11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