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老黄牛rdquo姚光强

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203/4769452.html

“老黄牛”姚光强

(第二排左一为姚光强老师)

51岁,一米六九,不英俊,不扎眼;面目黧黑,泛有红晕;头发不旺,属“地方拱卫中央”型;着藏青色面包服,说话行事不瘟不火不疾不徐,对待工作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让干什么干什么”“不提条件,不计名利”,像田间砸坷垃的老农……

我说的就是他,姚光强,现任齐河三中体育教师、安全科副科长。

在同事们口中,姚光强是一滴水,是一片叶,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中学教育工作者,然而,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他自1月27日正月初三至4月17日,共80天中,无一天不像哨兵一样盯守阵地,面对疫情,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劲头。4月17日,终因疲累过度,三处心血管严重阻塞的姚老师,在无法介入心脏支架情况下,只能实施搭桥手术。如今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

姚光强,分明走出了一段老黄牛式的步伐。在中国人的心里,老黄牛,是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实干家的化身;是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的劳动者的典型;是耿直倔强,顽强拼搏的开拓者的旗帜。老黄牛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它彰显正义和善良,提倡无私奉献,弘扬忠诚和实干。

勤勤恳恳埋头实干的老黄牛:接过60多个“半夜急电”

3月17日晚11点,老姚拖着疲惫的身子刚回到家。妻子赶紧把饭碗端到脸前。结果还没待吃,手机突然响起来。

老姚歉意地望望妻子。

“别看了,快去吧,老这样下去,谁能受到了?”妻子禁不住发了句牢骚。

“瞎说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啊?搁到过去战争年代,这就是一次大战役,要是从我这里被撕开了口子,非毙我不可。”老姚扔下饭碗,抓起衣服,防盗门砰一声在身后关上。

电话是齐河三中校长段风玲打来的,上边要求立即上报《齐河三中师生及家庭成员省外旅居史统计表》,随着电波传过来的,还有满满的歉意。

这类半夜急电,对姚光强来说,已经无法说出具体有多少次了,粗略算来,估计有60次。中午“加塞”进来的电话,则有70多次。无论半夜还是中午,他都是随叫随到。有好多次,是刚加班回到家,突然又被一个电话招回单位。

这场发轫于年前的抗击疫情战役,以极快的速度在全国打响。当时,齐河三中虽然没有开学,但是,它拥有教职工多人,学生人,还有在三中家园有住房的个住户。这些人及他们的亲属,都在三中安全科的排查范围之内,粗略统计,姚光强排查的总人数应在人以上。

他不仅负责排查,还负责信息上报。安全科长徐连志形容老姚工作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急”。急如闪电,迅如星火。不管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紧急报表说什么报,就什么时候报。24小时开机待命,一个电话,立即往学校赶。

心脏到底还是跳出来寻事了。“患心脏病,一个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喘气不匀实,还有没完没了的熬夜。”4月8日,姚光强正在紧急填写一份报表,突然感觉胃部不舒服。据后来医生的分析,这是心脏在跟他玩声东击西的游戏,把自身的毛病反馈给了胃。老姚认为一定是因为生活没规律,闹了点胃病,“这能算个什么大事,十人九胃,正常得哩!”他对此置之不理,继续“站岗”。

心脏继续整事。4月16日,老姚在上班的路上,突然感觉胸腔里憋闷得难受,以至于无力走路,他只好蹲在路边,长达15分钟后,感觉见轻,又继续往单位赶。

“这恐怕是心脏病,不是胃病,医院观察观察。”同事建议。

“你不看这是什么时候吗?咱们全校所有报表都在我这边,我要是请了假,这一大摊子没人拾起来,那不耽误了大事?等疫情过去再说吧。”

疲惫的心脏已经容不得他把战斗进行到底了。就在第二天清晨,他刚想站起身去单位,突然感觉天旋地转,险些摔倒,随之又呕吐起来。

但凡有一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严重的心脏病。他的妻子女儿强行把他“绑架”医院,给他做了造影检查。结论是:心脏三处血管严重堵塞,已经无法安放支架,必须做搭桥手术,建议他立即马上转院手术。

心脏搭桥,又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指当一条或多条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狭窄、阻塞导致供血不足时,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的手术。这种手术多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

按照我们业外人士的理解,这个手术的可怕之处在于:一,把胸腔打开,如同掀开一个纸箱子;二,把别处的一段血管剪下来,缝接到心脏的血管上;三,这绝对是一台性命攸关的大手术。

“看来,身体不允许当斗士了,”那好,尊重科学吧。万般无奈的姚光强只向安全科长交接了工作,于4月21日去了上海。而在走前以及走后很多天内,他没有主动跟校长打过一个电话,没有提出甚或一丁点的求助要求。

4月26日,就在到动手术的前一天,从不打扰领导的姚光强给校长段风玲拨打了一个特殊的电话,提出了第一个带着些歉意的“要求”:“段校长,我明天就做手术。咱校里刚有一个学生从广东回来,是不是该叫他立即去做核酸检测,千万别大意,否则会出大事,你看,这个关键时候,我这破身体……”

电话那端,一向以干练坚强著称的女校长,禁不住潸然泪下:“老姚是因为工作得的病,就算跟单位提点要求也不算过分。可是他自从住院到现在就从来没有给我打过一个提要求的电话;都到这个时候了,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他还想着学校里的事,他提的第一个要求竟然是这个事。”

鲁迅有过一段名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说姚光强是民族脊梁,似乎言重了些,但是,这种平凡而又具体的脊梁精神,在他的身上却得到了充分而具体的体现。

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的老黄牛:80天相当于登了40次泰山

一包口罩的故事,足以让我们看到老姚这头黄牛实诚得厉害,对职位的那份忠诚无以复加。

疫情阻击战刚刚打响那阵子,口罩,这个平时不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zf/7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