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地阴阳(yinyangtiandi)
胃痉挛是胃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多表现为上腹部绞痛,甚至呕吐。往往起病较快,发作不定时,有时疼痛难忍。
痉挛,不难理解,他是胃部肌肉的抽搐、甚至强烈收缩。
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怎么看?
在这一系列相互磨合过程中,胃部肌肉持续柔缓的蠕动,脾胃不断地运化饮食水谷。
而脾胃能够不断的运化,还依赖于肝提供动力,肝木克脾土,正常情况下,肝提供的是一个疏泄、疏通的作用,就像一块土地,种上庄稼、植物,才能保证土壤持久的疏松、肥沃。
而土壤的疏松、肥沃,又让庄稼、植物能够茁壮成长。这样的肝木克脾土,就是互为克制,相辅相成的“克”,万事万物,皆循此道。
肝喜柔、喜缓,如果经常发火,生闷气,导致肝气横逆、疏泄失常,往往殃及脾胃。这时候的肝木克脾土,就变成了克伐的“克”了,胃肌痉挛也正是肝不柔和、肝气不畅达的典型表现。
那么,不难理解胃痉挛发作时,肝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了。我们也很多发现,这类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情志方面的问题。
遇到胃痉挛怎么处理?
1.急性发作,伴有剧烈胃绞痛,甚至伴有呕吐,四肢厥冷等。
如何应急止痛?
不妨先充点红糖水喝下,甘以缓之,但也仅仅只是缓解。
怎么治?
多用四逆散加减:
柴胡(疏肝)、白芍(柔肝)、
枳实(降肝)、甘草(安抚受伤的脾)
同时,需考虑:
肝喜柔,常用酸以柔之,所以除了白芍用量偏大,可以配伍木瓜。
疏泄横逆之肝气,可以配伍香附、陈皮,如果剧痛难忍,可以配合川楝子、元胡等,理气定痛。
.日常保养
宜常服逍遥丸或者加味逍遥丸,疏肝健脾。
保护胃,正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土壤,要让它持续的肥沃并且充满生机,我们不妨在这篇土壤上种上一片庄稼,松土、除草包括给植物剪枝等,这也正是逍遥散的方义。
当然,长期饮食不节也为胃痉挛的发生推波助澜,土(脾胃)的质量下降,庄稼(肝)自然长不好,陷入恶性循环。临床中,咱们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把握、辨证加减。
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脏关系失调,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症。多由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饮食失调,劳倦伤脾等引起。两者可相互影响,如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者,称木横侮土,若脾失健运,气滞湿阻,而影响肝气疏泄者,则称为土壅侮木。
肝脾不和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满或窜痛,时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发作性腹痛腹泻,舌苔白或腻,脉弦。
病机分析:本证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特征。
肝气条达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运也有助于肝的疏泄。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故胸胁胀满或窜痛;气机郁滞,肝失条达,则时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牌失健运,运化失司,湿邪中阻测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肝气横逆犯脾,气机阻滞,健运失职,则发作性腹痛腹泻,证情之发作与轻重,每与情绪有关。
舌苔白或腻为湿阻中焦之象,脉弦为肝脉。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肝气郁结证与脾虚湿困证相辨别。
单纯的肝气郁结证与脾虚湿因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本证既有肝病又有脾病的见症,但早期可先见一脏的临床表现,然后累及他脏而出现另一脏的病证,两脏可互相影响。
辨证注意点:肝气郁结见症与脾失健运表现同时出现。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责任编辑:芾声()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经络穴位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