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胃痛反酸1个小茶方,治好老胃病

小志大健康学养身原创

据说一个习惯的养成只需要2天。养成好习惯受用终生,养成了坏习惯可就大事不好了。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凡事图简单方便,在吃这一方面,不是草草了事,就是毫无节制,养成了不少坏习惯。长此以往,损害了机体的健康,更是给胃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最伤胃的6个坏习惯

你占几条?

0

偏好“重口味”

剩饭菜、烤制或腌制的食物(如火腿、烤肠、各种咸菜)吃起来并不会让胃马上有难受的感觉,但是却有着最坏的影响——致癌风险。这类高盐食物不仅会加重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同时对胃黏膜的保护层也会造成损伤。偶然的损伤可以快速修复,但如果一直是高盐饮食,这种损伤就是持续性的,在此基础上,胃黏膜就踏上了“萎缩-肠化-癌变”之路。其中,高盐食物的代表——咸菜和烧烤,除了含盐量高以外,还可以在体内产生大量亚硝基化合物,这同样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在饮食中尽量避免咸菜、烤制以及其他高盐加工食品,从而来降低胃癌的发生几率。相反,饮食中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作为预防胃癌的保护性因素,吃得越多,胃癌越不容易发生。

02

吃饭太快

食物进入胃后,需要经过贮纳、研磨、消化,将食物变成乳糜状后,才到达肠道。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被更好地消化吸收。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粗糙的食物就会直接磨损胃黏膜,并增加胃的负担,使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延长,从而造成胃部肌肉疲劳、胃动力下降。

正餐吃饭时间至少20分钟,每口饭尽量嚼烂嚼软再咽;不必纠结每口饭该嚼多少次,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即可;脾胃功能差的老年人更要放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

03

纤维摄入不足

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大量“三高”及肠道疾病患者出现。而充足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水膨胀,防止便秘,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

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燕麦等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也能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平衡餐后血糖,降低胆固醇水平。如有腹胀、腹痛等消化道不适,可用蒸煮方式处理粗粮和蔬果使其软烂。

04

压力和焦虑情绪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直接导致胃肠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最终形成溃疡。

心病还需心药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看待生活、工作中的挫折。陷入严重焦虑、抑郁情绪时,不妨求助心理医生。若胃肠不适等症状较重,可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

05

缺乏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兴奋下丘脑外侧的饮食中枢反射性刺激和提高消化能力,增加食欲。运动过程中,人的腹式呼吸会加强,一方面可改善腹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由此调节整个消化道。相反,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食欲减退、胃动力不足,易诱发胃、结直肠炎症和肿瘤。

保持胃肠道健康,要让自己多动动,选择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如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锻炼3-4次。

06

滥用药物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消炎药,还有布洛芬等都是会对胃造成刺激性的药物。很多中老年朋友患有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都需要阿司匹林,用药期间如果忽视了对胃的保护,一样会造成胃黏膜损伤以及随后的疼痛、出血。

:如果因为病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记得同时衡量胃是否可以耐受,必要时联合使用胃保护性药物。

在此推荐一个小方子:

党参大枣茶:养胃护胃

材料:党参5g,大枣0枚,陈皮3g;

做法:将党参、大枣、陈皮洗净,沸水冲泡后,盖上杯盖闷0分钟左右即可。

这茶也不需要多喝,只需每天早晚各次,7天为一疗程,如果不出差错的话,一般都是连续饮用两周就能看到效果,有了这道茶的“保驾护航”,胃病就可以减少发作几率。

方解

红枣健脾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红枣里的山楂酸成分还具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党参除了健脾和胃以外,还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陈皮具有消脂健胃、化痰的功效,陈皮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胃肠管内的积气,对腹胀、胃胀有较好的防治功效。

三者结合,能健脾胃、助消化、消除腹胀胃胀,同时还能补气血,非常适合胃痛又反酸的患者饮用。

第一,红枣含糖丰富,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喝,此外,饮用之后,最好立即用清水漱口,以免伤害牙齿。

第二,高酸是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特征之一,患者应减少食用富含氮浸出物的鱼汤、鸡汤、米汤,以及蘑菇汤、米粥等带酸性的食物,而应当以牛奶、豆浆、新鲜蔬菜等碱性食物来中和胃酸。

第三,胃炎通常会抑制铁元素的吸收,因此,慢性胃炎患者还应当在饮食上注意多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芝麻、猪肝、红枣等。

小志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白癜风的诊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zl/3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