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灸方精讲课胃痛的病因病机,艾灸调

本节课程承接上篇:胃痛的病因病机,艾灸调理思路、穴位(上篇)

食积停滞型

食积停滞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呕心呕吐,吐后痛减,口气重浊,大便不爽,舌淡红,舌苔厚腻。

食积停滞型胃痛需消食通滞,和胃畅中,可取中脘穴、下脘穴、璇玑穴、天枢穴、足三里。呕吐可加内关穴,大便不爽可加上巨虚穴。

食积停滞型属于食滞中焦导致的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所以取中脘,下脘,璇巩,可以消食从而让中焦通畅。天枢,阻燃剂可以调理胃肠功能从而通便。内关穴具有宽胸理气和胃,止呕吐的作用。上巨虚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可以调肠和胃。

肝郁气滞型

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连肋,或痛无定处,胸闷,暧气频作。忧恼烦怒时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若肝郁化火,心烦易怒,则疼痛加重,嘈杂吐酸或恶心恶吐更严重的呕血,黑便,口干而苦,舌质烦,舌苔薄黄。

肝郁气滞型需疏肝理脾,和胃止痛。可取肝俞穴,中脘穴、期门穴、足三里,内关穴、阳陵泉。肝郁化火行间穴,呕血、黑便可加膈俞穴、血海穴。

肝郁气滞型为肝郁气滞,由于情志不遂,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的气机不畅从而胃失和降。所以取肝俞,期门俞募穴相配,可以疏肝解郁。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心的络穴,可以宽胸理气。阳陵泉为胆经的合穴,肝与胆相表里,所以艾灸阴陵泉可以平降肝的冲逆之气。中脘,足三里可以疏通胃气,行间是肝经的荥穴,可以平肝降火呕血,黑便者加膈俞,血海以凉血,止血,如此扶土抑木,这样肝得疏泄,胃得和降,则病自痊愈。

胃热阴虚型

胃热阴虚型临床表现为胃脘隐隐灼痛,痛无定时,嘈杂如饥,但饥饿不欲食,口干思饮,食少,大便干结,舌头红。

胃热阴虚型需滋阴养胃,清热润燥。可取中脘穴、胃俞穴、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和内庭穴。口干可加照海穴,便结可加天枢穴。

胃热阴虚型是郁火内盛,消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阴津亏损。所以取胃俞,中脘俞募穴相配,以调节脾胃气阴取足三里,三阴交以益阴养胃。取太溪从而滋水润燥以治其本。内庭是胃的荥穴,可以清胃火以治其标。照海可以生津止渴。天枢可以调节大肠功能从而通便。

注意事项

在日常的胃痛中,可能兼具以上两种或三种类型,所以在临床配穴时可以灵活运用,并不一定需要完全照搬课程上的配穴,因为可能有的胃痛会有某个类型其中的某个症状,可根据这些症状取穴。

在胃痛调理过程中,饮食要偏清淡,切忌饮酒、辛辣食品。

所以胃痛、胃炎、胃溃疡等症状,都需要根据体质和中医的辨症来论治。只要坚持,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溃疡较严重的,还是可以结合西医药物辅助,甚至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后,体质还是仍然没有改善,还是有重患这些病症的风险,所以还是需要艾灸来进行调理。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
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com/wbzl/5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