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脾胃损伤百病尤生”,“脾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本,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现代人的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精神压力等导致很多人脾胃损伤,日久脾胃阳气不足。通常表现为胃脘部及腹部疼痛、胀满不适、或怕冷、吹风或空调后症状加重,喜揉按、喜温食,食欲减退、泛吐清水、恶心、呕吐、嗳气,大便溏稀或大便不畅、进凉食后加重,肠鸣等,甚至有患者平素易出现畏寒怕冷、四肢冰凉、体虚易感冒、疲乏无力等症状。每到春秋换季,特别是冬季就会出现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夏至至立秋为长夏,属中医脾气所主,所以在夏季调理脾胃尤显重要。
医院脾胃病科应用多年临床经验方研制的外治药膏,疗效显著,每年农历夏季“三伏”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效果更佳。
“三伏贴”适应症
对消化系统所有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胰腺炎、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疾病等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以达补肾健脾,和胃降逆、调畅气机、平衡阴阳的作用,对治疗和预防脾胃病,尤其对脾胃虚寒、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疗效更佳。
“三伏贴”禁忌症
1、有严重的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
“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孕妇不能贴,月经期间量很大的时候不建议贴。
2、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海鲜、羊肉之品。贴敷当天避免过度吹电风扇及过冷的空调房间里停留。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5、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年贴敷时间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一般需要在农历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各连续贴敷7-10天。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6—8小时。儿童为2—4小时。连续贴敷三年为一个疗程。
治疗地点
门诊楼三楼C区脾胃病科治疗室
咨询电话
-、-
来源:脾胃病科曹丹凤
编辑:宣传科刘瑞
审核:脾胃病科黄雅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