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苏教版语文
三上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1.易错字词:
桨周洒悄愉排倒尽推开倒映波浪飘荡愉快安排伙伴悄悄轻轻环绕
2.解释词义:
飘荡:随风飞动;随波漂浮。
凉爽:凉快。
愉快:快意,舒畅。
尽情:尽量由着自己的情感,不加约束。
3.中心思想:
“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指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课文描绘了孩子们划船游玩的快乐情景,展示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课外拓展:
歌颂祖国的词语:锦绣河山山清水秀名山大川地大物博
表示心情高兴的词语:乐不可支喜气洋洋眉开眼笑悠然自得
第二课每逢佳节倍思亲
1.易错字词:
兄弟异乡重阳天各一方情景佳节登高一年一度
2.解释词义:
佳节:美好的节日。
扶老携幼:搀着老人,带着小孩,多指帮助老人,照顾小孩的意思。
兴高采烈:形容精神饱满,兴致高。
远眺:向远处看。
天各一方:彼此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思绪万千:内心的想法非常多。
异乡:他乡。
3.按课文内容填空:
王维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包诗。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再现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创作过程,表达了诗人王维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
5.课外拓展:
关于思乡的诗句:
①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第三课古诗两首
1.易错字词:
振作振林樾骑黄牛蝉虫
2.解释词义:
艇:小船。
莲:莲子(不能解释为莲蓬,莲蓬没有白色的)。
解:明白、懂得。
所见:所看到的景物。
振:震荡。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樾:树阴。意欲:心想。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孩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3.中心思想:
《池上》是唐代白居易所作,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表现了小孩的天真无邪、淳朴可爱。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前两句写事,后两句写景。
《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和“随园老人”。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骑黄牛”体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传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
4.课外拓展:
描写儿童活动的古诗:
①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练习1
1.学和用:
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
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
2.读读背背:
远走高飞背井离乡兄友弟恭天各一方
牵肠挂肚朝思暮想一日三秋地久天长
第二单元
第四课荷花
1.易错字词:
花瓣饱胀姿势衣裳舞蹈蜻蜓
翩翩起舞挨挨挤挤
2.解释词义:
饱胀:形容饱满鼓胀。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挨挨挤挤:挤来挤去,用以形容人多杂乱,有时也有紧凑排列靠近的意思。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2)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3)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4)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4.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的一池荷花以及“我”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情形。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5.课外拓展: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五课石榴
1.易错字词:
喜讯甚至活泼扒开急切张望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仿佛肚皮喜讯甜津津剥开
2.解释词义:
驰名中外:形容声名传播得很远。
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
活泼:生动自然,不呆板。
喜讯:使人高兴的消息。
仿佛:好像,似乎。
红白相间:红色和白色一种颜色隔着一种颜色。
甜津津:形容味道甜美。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2)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4.中心思想:
本课按照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石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5.课外拓展:
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万紫千红花红柳绿青翠欲滴
第六课小露珠
1.易错字词:
钻石降临一粒粒珍珠披植物俊俏
戴着一股袭来吹奏爬乐曲水晶白杨
生机勃勃圆润光彩熠熠笑盈盈动情
2.解释词义:
降临:来到。
圆润:饱满而又润泽。
光彩熠熠:闪闪发光的样子。
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
一股:一阵。
笑盈盈:充满了笑意。
动情:情绪激动。还指产生爱慕的感情。
袭来:很有气势的冲过来。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2)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3)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
4.中心思想:
本课按照小露珠的形成、小动物的赞美、植物更显生机、消失的顺序赞美了小露珠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5.课外拓展:
赞美露珠的成语:
冰清玉洁润物无声舍己为人功成不居
第七课学会查“无字词典”
1.易错字词:
突烈聪似假查词典词语波涛
岩石情景声音惊涛拍岸意味深长
2.解释词义: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形容太阳猛烈得像火焰一样。
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挂在天空。
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惊涛拍岸: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形容令人恐惧的大事来临。
3.中心思想:
“无字词典”指生活中的学问。本篇课文告诉我们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从书本上学,学会查有字词典,更要从生活中学,学会查“无字词典”。
4.课外拓展:
描写大海的词语:
碧波万顷烟波浩渺雄伟辽阔惊涛骇浪
形容天气的词语:
晴空万里冰天雪地大雨如注秋高气爽
练习2
1.学和用:
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
草长莺飞连绵不断湖光山色
2.读读背背: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第三单元
第八课哪吒闹海
1.易错字词:
摇晃原形气冲冲胡作非为随即火焰
水晶宫兴风作浪混天绫滔天巨浪夜叉
称霸一方滔天巨浪随即趁势
2.解释词义:
滔天巨浪:形容波浪极大。
称霸一方:依仗权势,欺压别人,成为一方的霸王。
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情或进行破坏活动。
机灵:聪明伶俐。
随即:立即,马上。
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任意行动。
纵身: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
3.中心思想:
哪吒大闹东海,制服了祸害老百姓的东海龙王,表现了哪吒的机智、勇敢、为民着想、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4.课外拓展:
(1)有关神话的成语: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2)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杞人忧天
第九课寓言二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
1.易错字词:
焦急威胁筋疲力尽毫不示弱兴致勃勃
揠苗助长喜笑颜开鹬蚌相争
2.解释词义:
揠苗助长: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
鹬蚌相争: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喜笑颜开:因为高兴而笑容满面的样子。
3.中心思想:
《揠苗助长》:古时候有个人种田,觉得自己的禾苗长得太慢,就想要让它长得快一点,他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想到了可以把苗拔起来,这样显得禾苗长高了,结果当然是苗全都枯萎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鹬蚌相争》:鹬是一种水鸟,吃蚌。鹬蚌相争,鹬想吃蚌,而蚌用壳夹住了鹬,二者相争不下。鱼翁这时来了,而鹬蚌还不肯相让,鱼翁就趁机捕获了鹬和蚌。因为鹬蚌的不肯相让鱼翁就得了利。从鹬蚌的角度,社会角度所以做人要懂得谦让,不要让别人有机可乘。
4.课外拓展:
(1)《孟子》:《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2)《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篇。
第十课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
1.易错字词: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墙壁
张口结舌逼真神韵惊叹不已楚国
尖锐戳僧
2.解释词义:
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3.中心思想: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告诉我们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身处世。
“画龙点睛”比喻写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4.课外拓展:
(1)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守株待兔狐假虎威拔苗助长杯弓蛇影
(2)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望梅止渴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纸上谈兵
(3)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大闹天宫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开天辟地
练习3
1.学和用:
发人深省丢三落四百发百中
亲密无间参差不齐弹无虚发
2.读读背背:
揠苗助长杯弓蛇影螳螂捕蝉鹬蚌相争
郑人买履叶公好龙狐假虎威黔驴技穷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拉萨的天空
1.易错字词:
妙藏盛圣地湛蓝透亮映衬对照纯净
明洁雄伟壮丽窗帘视线依山而建
2.解释词义:
湛蓝:深蓝。(多用于形容天空、湖海等)
透亮:明亮。雄伟:雄壮而伟大。
圣地:神圣的境界。
对照:互相对比参照。
明洁:明净,洁净。
壮丽:雄壮而美丽。
3.中心思想:
本课描写了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突出了拉萨的天空纯净明洁、令人神往、蓝晶晶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天空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课外拓展:
描写天空的成语:
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晴空万里风轻云淡
描写布达拉宫的成语: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巧夺天工金碧辉煌
第十二课庐山的云雾
1.易错字词:
溪流游览感觉笼罩缠绕遮挡
天幕漂浮瞬息万变流连忘返飘飘欲仙
腾云驾雾千姿百态四蹄生风云遮雾罩
2.解释词义: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3.中心思想:
《庐山的云雾》是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
4.课外拓展:
描写云雾的古诗词:
①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
第十三课东方之珠
1.易错字词:
繁华观赏和煦聚集舒服精彩倾听闪耀
举世闻名人流如潮浅水湾沐浴热闹剧场
度假摩天大厦漫步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人流如潮商店闹市
2.解释词义:
繁华:繁荣热闹。
和煦:温暖。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沐浴:洗澡,比喻受恩泽。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有名,形容名气很大。
舒服:身心安恬称意。
摩天大厦:摩天,跟天接触,形容很高。形容楼房非常高。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形容房屋等密集。
琳琅满目:琳琅,美玉。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人流如潮:人群像潮水一样。形容人很多。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2)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4.中心思想:
课文主要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来描绘香港繁华、迷人的场面,赞美了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5.课外拓展:
描写繁华热闹的成语:
摩肩接踵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包罗万象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应有尽有
练习4
1.学和用:
春城(昆明)鸢都(潍坊)羊城(广州)
泉城(济南)山城(重庆)冰城(哈尔滨)
2.读读背背:
气象万千风云变幻奇峰异岭若隐若现
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白云苍狗瞬息万变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五单元
第十四课地球的两顶“白帽子”
1.易错字词:
企业滚烫调节免费资源丰富造福
蕴藏居高不下居高不下呼风唤雨
2.解释词义:
蕴藏:蓄积深藏未露。
居高不下: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没有下降的趋势。
3.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地球上的“白帽子”——南极和北极,告诉我们“白帽子”的本领和作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地球,号召大家爱护环境,爱护地球。
4.课外拓展:
(1)表示寒冷的词语:
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白雪皑皑
(2)有关环境保护的标语:
①保护生态环境,共创美好家园。
②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
③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第十五课航天飞机
1.易错字词:
茫茫究竟迅速遇难输送佩服
扑灭物资警报救援滑行遥远
2.解释词义:
究竟:结果,原委。
输送:从一处运到另一处,或运送。
遇难:遭受迫害或因意外事故而死亡,或遭遇危险。
3.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科普通话,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向学生展现了科技新成果。
4.课外拓展:
(1)以“海”开头的成语:
海纳百川海底捞月海誓山盟海枯石烂海底捞针
(2)有关环境保护的标语:
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第十六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易错字词:
听诊器异常分析如果发现缓步
研究仔细效果诊断形状心脏沿着
2.解释词义:
异常:不同于寻常。
思索:思考探索。
缓步:慢慢地走。
果然:事实与预料的相符。
效果:由某种做法产生的结果。
仔细:指细心或小心。
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
3.中心思想:
作者用简短的文字、浅显的语言叙述了法国医生雷奈克创制“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故事,表现了雷奈克的善于观察、勇于思考、敢于实践、善于不断创新的精神。
4.课外拓展:
关于观察与实践的名人名言:
①观察,观察,再观察。——(俄)巴甫洛夫
②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意)伽利略
练习5
1.学和用:
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2.读读背背: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六单元
第十七课第八次
1.易错字词:
侵略打仗伤害信心灰心失败动员
抵抗战斗成功磨坊唉声叹气招集
2.解释词义: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的叹息声。
灰心:因失败而丧失勇气或信心。
招集:招呼人们聚集。
动员:发动人员参加各项活动。
抵抗: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
3.中心思想:
布鲁斯受到了蜘蛛结网时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精神的启发,重新鼓舞斗志,组织第八次抵抗。他成功的原因是失败了不灰心,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
4.课外拓展:
形容坚持不懈的成语:
持之以恒始终如一水滴石穿不屈不挠
形容永不言败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第十八课卧薪尝胆
1.易错字词:
会稽败仗建议表示谋臣免除后患屈辱
耻辱万般无奈转弱为强妇女奴仆柴火
2.解释词义:
征服:用武力使对方屈服。
万般无奈:形容一点办法也没有。
屈辱:受到压迫和侮辱。
免除后患:消除以后的祸患。
耻辱:声誉上所受的损害;可耻的事情。
报仇雪恨:采取行动,抗击仇敌,以洗雪仇恨。
卧薪尝胆:薪,柴草。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转弱为强:从弱小转为强大,形容从逆势转为顺势。
3.中心思想:
文中写越王在吴国所受的屈辱,穿的是“粗布衣”,住的是“石头房”,做的是“养马驾车”“舂米推磨”的粗活,但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自勉,最终发奋图强的越国转弱为强,灭掉了吴国。表现了越王是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4.课外拓展: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
完璧归赵纸上谈兵四面楚歌指鹿为马
第十九课古诗两首
1.易错字词:
径霜泊愁苏城寺钟处
2.解释词义: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坐:因为。于:此。
对:伴随,陪伴。
泊:停泊。姑苏:苏州的别名。
白云生处:指飘浮白云的地方。
3.中心思想:
《山行》写的是唐代诗人杜牧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写了一幅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枫桥夜泊》写的是唐代诗人张继夜间停泊于枫桥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缕缕愁思。
4.课外拓展:
古诗词中描写羁旅孤独、愁苦的名句: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
②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宋)秦观《千秋梦》
练习6
1.学和用:
红脸代表: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黑脸代表: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
白脸代表: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2.读读背背:
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愤图强救亡图存
卧薪尝胆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
第七单元
第二十课做一片美的叶子
1.易错字词:
结相奉献肥美飘零回归整体
输送茁壮葱翠形态各异
2.解释词义:
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葱翠:指草木青翠。
茁壮:(年轻人、孩子、动植物)强壮,健壮。
飘零:(1)指花叶飘落。(2)比喻生活不安定,失去了依靠。
3.中心思想: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4.课外拓展:
表现奉献精神的语句: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②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第二十一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1.易错字词:
响鼻委屈疼爱松散多亏陷进贮存
足够默默自豪无边无际铺天盖地
2.解释词义:
响鼻:骡子等动物鼻子里发出的响声。
贮存:存放起来。
铺天盖地:形容来势猛烈,到处都是。
3.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童话,通过讲述小骆驼因小红马嘲笑他难看而委屈,到沙漠里亲身体验后,发现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都很有用,而认识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故事,告诉我们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的用处。
4.课外拓展:
表示心灵美好的名句:
①美的东西并不总是漂亮的东西。
②鸟美在羽翼,人美在学识。
③世界上最宽广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第二十二课我不是最弱小的
1.易错字词:
闷热旷地聊天芳香扑鼻滂沱纤弱抵抗
娇嫩聚精会神大雨如注芳香扑鼻雷声大作
2.解释词义:
旷地:空而宽阔的地方。
滂沱:形容雨下得很大。
纤弱:纤细而娇弱。
大雨如注:形容雨很大,如灌入一般。
3.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男孩萨沙在爸爸妈妈的感染下,把爸爸妈妈在下雨时给他的雨衣让给了蔷薇花,懂得了要保护弱小的道理。赞扬了萨沙一家人都能主动帮助弱小的高尚品德。
4.课外拓展:
(1)形容雨大的成语:
倾盆大雨瓢泼大雨狂风暴雨
滂沱大雨暴风骤雨大雨如注
(2)含有“如”字的成语:
度日如年对答如流暴跳如雷骨瘦如柴
一贫如洗倒背如流挥金如土军令如山
胆小如鼠堆积如山宾至如归春雨如油
第二十三课珍惜自己
1.易错字词:
珍惜均衡栋梁规则仪表和谐
朝气蓬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知行合一
2.解释词义:
栋梁:身负重担的人,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设身处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知行合一: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3.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议论文,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从“重视健康”“注重仪表”“注意安全”“热爱学习”“尊重他人”五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去珍惜自己,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4.课外拓展:
描写沙漠的古诗词: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第二十四课古今贤文
1.易错字词:
圣贤忠言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解释词义:
见微知著: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
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
户枢:门轴;蠹:这里是蛀蚀的意思。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3.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说理文,从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做人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在“修身篇”中重点介绍了交朋友要注意朋友的品质,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做事要未雨绸缪,要能听别人的劝告。“保健篇”告诉我们饮食习惯要健康,要加强体育锻炼,坚持体育锻炼。
4.课外拓展: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俗语、谚语:
①阳光是个宝,越晒人越好。
②贪多嚼不烂,胃病容易犯。
练习7
1.学和用:
蔫性子:不爱说话,不太活泼。
挎着篮子:胳膊弯起来挂着东西。
蹑着脚:放轻脚步。
2.读读背背:
沙漠之舟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飞沙走石志在千里义无反顾坚定不移
第八单元
第二十五课大作家的小老师
1.易错字词:
访问暗想文豪口吻感触谦虚
自夸意识料想惊喜万分为之一震
2.解释词义:
暗想:暗自猜想。
口吻:说话的口气。
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
3.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以大见小”的写法,通过记叙萧伯纳与一位小姑娘偶然相遇的经历,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虚自律、善于反省、善于自责的形象。
4.课外拓展:
形容人谦虚的成语:
谦谦君子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礼贤下士
谦虚谨慎谦躬下士功成不居屈己待人
第二十六课菩萨兵
1.易错字词:
修整同胞整治赶紧动员抢种
糟蹋翻译糊涂尽心尽力热火朝天
2.解释词义:
整治:整顿、治理。
糟蹋:浪费或损坏,也指侮辱、蹂躏。
尽心尽力:用尽一切心思和力量。
热火朝天:比喻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
3.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
4.课外拓展:
“ABAC”式的词语:
尽心尽力一心一意无边无际十全十美
半信半疑毕恭毕敬多才多艺古色古香
第二十七课孙中山破陋习
1.易错字词:
唱歌空闲祖宗妇女痛苦总统眼泪
废除残害陋习心疼既然祖宗
2.解释词义:
空闲:空着的时候。
缠足:裹脚。
废除:取消,废止。
残害:残酷杀害。
陋习:不好的习惯。
痛苦:指身体疼痛苦楚。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2)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了临时大总统,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4.中心思想: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写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时和缠足后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强烈地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讴歌了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5.课外拓展:
孙中山的名言:
天下为公。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危难无所顾,威力无所畏。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练习8
1.学和用: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
2.读读背背:
鱼水情深血肉相连心心相印息息相关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