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不可不读医案。医案是前人成功的经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作为中医爱好者,不可能有机会亲自接触大量患者,为其诊治。医案的学习,正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这种状况。譬如小学生做数学题,在反复的练习中,理论、方法、方子的应用,熟能生巧,融会贯通。
从理论到实践,要搭建一条稳打稳扎的桥梁,最好用的工具莫过于医案解读。
杏林明师学社将定期推出详细、完整的,带领大家一起解读,一起思考,来体会中医诊断辨证中最最精华的思路过程。
没有来龙去脉的医案,都不是真心教你。你,准备好了吗?
胃病
▼
说起胃病,很多人都拿它没办法。被各种胃胀,痞满,胃痛折磨的不行,除此之外,还可能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比如心悸、睡眠不好等问题。为什么小小的脾胃问题,会跟睡眠心悸挂上钩呢?对付胃病,中医是如何看待的?
一起用中医的思路,来分析今天的医案吧~
胃病的临床案例
先看学员们的
精彩讨论
1.
平胃散燥湿运脾,香砂六君子调畅脾胃升降气机
.多梦易惊是心虚胆怯,夜寐不安是心神失养
3.分清患者主诉、刻诊、病史,治疗才能有主次
医案解析:听听张教授怎么说
:1.胃痞;.心悸;3.颤证
:心脾两虚,血虚风动;兼有清阳不升,肝肾亏虚
:益气补血,健脾和胃;佐以升清阳,补肝肾。
:香砂六君子,补中益气汤,归脾汤,逍遥散加减。
党参1g、茯苓15g、炒白术10g、清半夏1g
陈皮1g、木香10g、炙黄芪30g
焦杜仲10g、狗脊10g、当归1g、熟地15g
川芎10g、白芍18g、柴胡6g、升麻6g
7付,ml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①患者以“胃脘部痞满10年加重周”为主诉,诊断为胃痞。患者“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可诊断为心悸。同时病人表现有“双手震颤”,诊断为颤证。
②胃痞是由于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职,出现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的病证。患者常自觉胀满,按之柔软,压之无痛。《景岳全书·痞满》中指出:“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患者体虚乏力,食少纳呆,大便溏薄,脉象虚弱表现为脾胃虚弱之虚痞证。③心悸病因常责之于患者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之气阴,或劳倦太过伤脾,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阴阳亏乏等。《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所言:“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心悸之所肇端也。”④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无以化源,致清阳不升,清窍无以充养,患者头重昏沉。化源不足,血虚而心失所养,心脾两虚则时感心中悸动不安。心脾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虚风内动,不能自持表现为双手震颤,发为颤证。⑤患者胃部满闷不舒,体倦乏力,不思饮食,心中时常悸动不安,失眠健忘,舌质淡,脉弱,辨为心脾两虚。同时患者头重昏蒙,神疲乏力,纳差,腰背疼痛,伴有双手震颤,脉象弦弱,考虑为血虚风动,兼肝肾亏虚。⑥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现患者脾虚运化失职故胃脘部满闷不舒。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而致气血亏虚,气虚则无力以升清,故头重昏蒙,记忆力下降。血虚神失所养,则眠差易惊,血虚筋脉失养,则双手震颤。气血亏虚日久,损及肝肾,故腰背疼痛。综上,本案需以补健脾益气养血为纲,佐以和胃升清补肝肾等治标之法。①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升举清阳。《古今名医方论》卷1:“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闭胰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
②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患者心脾气血两虚则神无所主,故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则见困乏无力,面色萎黄,舌淡,脉弱,故治宜健脾养心与益气补血兼施。
③逍遥散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弱的基础方。患者因情志刺激时出现双手震颤,治疗时应当肝脾同调,气血兼顾。使得木郁达之,脾弱得复,血虚得养。
④方药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鼓舞脾胃清阳之气;升麻柴胡协同升举清阳;当归养血合营以助脾;陈皮理气消痞。同时茯苓养心安神;佐以理气醒脾之木香,与诸养气补血药为伍,可使其补而不滞。
诸药配伍,心脾得补气血而养。方中陈皮,半夏行气化滞,理气化痰,用以治疗胃脘部满闷不舒。杜仲,狗脊补肝肾,强筋骨。当归,白芍,柴胡合用使血和肝柔;白术,茯苓实土以御木乘,使得营血生化有源,血虚得养。
全方益气升清并举,理气养血同行,心脾双补,标本兼治,令元气内充,气血和顺,精神得养。
脾胃就好像我们身体的发动机,将食物转化成精微物质、气血津液滋养我们的身体,如果脾胃不好,就容易使得其他脏腑的滋养不够,引起其他的不适。所以,养好脾胃,是养好身体的一个大课题。?文章中提及的方子,为分析和学习医案所用。每个人情况都不相同,切不可擅自按方抓药服用。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据症化裁。
大家还有没有其它疑问?可以移步到我们学社的
下期再见啦失眠那么多,心神不宁的失眠怎么调理?
有一种口渴叫“越喝越渴”,中医是如何解渴的?
当幽门螺旋杆菌遇上胃痛,中医是如何解决的?
经常头晕目眩,是“中风”的警示信号?中医如何化解?
常年老胃痛,烧心泛酸,中医如何治疗这个“老病友”?
当腹泻成为日常,中医如何来化解?脾阳虚的人,不仅容易腹泻,还容易失眠?月经淋漓不尽,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一换季就流鼻涕、打喷嚏、鼻痒,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