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专科:
医院脾胃病科
科室简介
医院脾胃病科成立于年3月18日,自建科以来,科室坚持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导向,坚持以“读经典、跟名师、用经方、做临床”为原则,传承并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脾胃肝病门诊、病房、中医特色治疗室、消化内镜室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于年11月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区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评审专家组的验收,成为自治区基层脾胃病重点专科。
人才建设
科室学术带头人许忠康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师从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林沛湘教授学术继承人广西名中医林寿宁教授,科室主要业务骨干先后到广西中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现有医务人员23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5人,护师7人,护士7人;开放病床48张,一间独立中医外治室,年门诊量约1.8万人次,年出院约人次。医务人员结构配置合理,老中青结合,完全能够满足临床、教学工作需求。
这是一支团结协作,富于开拓进取的团队。他们为自己的职业竭尽全力,在每天繁重的工作中默默的奉献坚守,践行着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尊重生命,护佑健康的职业精神。那一句:“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成了科室的座右铭。
仪器设备
科室现拥有奥林巴斯系列高清电子胃肠镜、碳14呼气试验检测仪、肝病治疗仪、微波治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和心电监护仪以及用于中医体质辩识红外热像仪等先进设备。
中医特色项目
多年来,科室坚持走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诊治疾病,尤其突出绿色物理疗法调治疾病,科室开展十余种中医特色治疗项目,有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敷贴、推拿、烫熨疗法、中药薰洗、竹罐疗法、雷火炙、温经姜疗、蜡疗、耳穴疗法、放血疗法等,其中温经姜疗及烫熨疗法因其疗效显著,深得群众喜爱。科室引进红外热成像仪,辅助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运用脉景系统,指导临床中医药的辨证施治、辨证施膳,使得科室的中医药诊治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温经姜疗,生姜中所含挥发油能使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温暖,神经兴奋。而姜解表散寒的性质,可以祛除“风邪”与“湿邪”,调理人体内部循环,改善肤色。
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它可激活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淤、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治疗人体疾。
中药烫熨其作用表现在药物和温热对局部组织的刺激,可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功效。
中药贴敷可以刺激经络,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另外,它还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人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为来年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耳朵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应点,这些反应点就是耳穴。当人生病时,刺激这些反应点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运行气血、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
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即水针疗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选用相应的经穴及药物,将适量药液注入穴位、压痛点(阿是穴)及反应点处,通过针刺、穴位、药物共同作用于机体,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与人体的综合效应,进而调整和改善机体机能与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使体内的气血畅通,最终达到平衡机体、治愈疾病的目的。
穴位埋线,指的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使用羊肠线或其他可吸收线体对穴位进行植入,经过多种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茴香暖胃疗法,小茴香性辛、甘,温。入肝经助以疏肝理气;入肾经助以温补肾阳;入脾、胃经助以温脾开胃,善止痛,为胃痛、寒疝、睾丸偏坠以及妇女小腹冷痛之常用药。热敷可使局部肤温升高,肌肉放松,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乃至全身的血液循坏皆可因此而得到改善,并促进各种物质新陈代谢,对各种炎症反应皆有良好疗效。
脾胃病科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专病专科专药专治格局,结合中药口服汤剂,应用方便、疗效突出,在患者中享有良好口碑。
消化内镜治疗
消化内镜室,目前拥有先进的检查与治疗设备,如日本奥林巴斯系列高清电子胃镜、电子肠镜、碳14呼气试验检测仪、心电监测仪等,主要技术骨干成员先后到过区内外著名消化内镜中心参加培训学习,目前可独立开展多项诊疗项目,如无痛电子胃肠镜检查、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等,胃镜室成团队人员主要由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组成,配备有专职的麻醉医师,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的医疗服务。
护理团队
脾医院的优质服务理念的同时发扬中医传统护理疗法,积极开展“护理服务责任制”,责任明确,工作更细致。同时,为了提高大家执行的依从性,科室在全科护理人员中征集科室服务理念,体现专科特点,根据门诊、入院、检查、治疗和出院等多种情况,全科进行护士服务培训,从而达到人人掌握并熟练应用到实践中。
病患护理
针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科室护理人员开展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出院病人均做到出院电话随访,特殊病人除开通电话回访,还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病人家中。
病患护理
有位病患,他因反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了很多次。因久病不愈,病人的情绪也受影响,家属很是忧心。待患者出血停止,病情逐渐稳定的时候,我们护理人员在评估他的病情、家庭情况和配合程度等情况后,开始对他及家属进行了谈话并进行了疾病方面的健康宣教,告知家属出现类似症状的疾病要及时复诊就医,平常卧床休息时,鼓励他在床上做些力所能及的锻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个星期后,这个病人的病情好转,心情也开朗了许多。
护理心声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之初,曾简单地认为:所谓的优质,就是病人的事情我们一手包办。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才明白,真正的优质护理服务是需要用心照顾病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当病人有需要,我们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当病人有疑惑时,我们及时地解答;当病人不安时,我们通过我们自身的专业知识,让他们信任我们。我们的优质,不仅仅体现在病人住院时得到的精心照料,更有出院后,电话回访随时了解病患病情,教会病人保健知识,帮助他们预防疾病。
科室荣誉
科室服务理念:“提高医疗技术质量,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全科医护人员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医技技术和“精心、细心、关心”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专家简介
许忠康
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广西中(壮)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第一批优秀学员,师从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林沛湘教授学术继承人广西名中医林寿宁教授。曾到广州军区医院消化内科、广西中医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以及参加同有三和中医经典理论培训班和华医世界《伤寒论》精品学习班。主持区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有十余篇论文分别在《新中医》、《华西医学》、《河南中医》等杂志上发表。擅长胃镜诊疗技术及脾胃病的中西医治疗。
黄筱婷
科室主任
住院医师,全区县级骨干医师培养项目学医员。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曾到广西中医院肝病科、脾胃病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脾胃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于年到医院治未病中心进修红外线热成像仪的应用以及中医体质辨识,能够熟练进行体质辨识及养生指导。
农振杂
科室副主任
科室副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年曾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学习,熟悉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电子胃肠镜的检查及内镜下止血、息肉切除等内镜下治疗。
卢波
主治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于年到广西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电子胃镜诊疗技术和常见脾胃病诊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脾胃病科—
图文:脾胃病科
编辑排版:晓苏
审核:许忠康、黄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