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反酸、打嗝儿,当胃出现这些问题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吃点胃药,自己对付对付就过去了。而当胃的医院的时候,却已经发展到了胃癌的地步。中国居民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胃癌的发病率却占到了40%以上这么高。今天,我们一起来梳理梳理引发胃癌的不良因素都有哪些。
第一个:紧张焦虑
胃病其实是“精神病”,胃的好坏与我们的情绪是息息相关的。在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下,会使体中的不良因子如活性氧、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多,导致胃粘膜损伤和胃黏膜供应血管的缺血。当胃的血管供应出现问题,胃粘膜就会出现坏死。当时间久了,胃炎、胃溃疡等症状随之而来,胃癌可能也就不远了。
第二个: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能适应胃里的强酸环境,牢牢地吸附在胃壁上。同时,它的侵袭力非常强,可以深入到胃黏膜的里层。那么幽门螺杆菌是如何导致胃癌的呢?它会分泌出一种碱性物质叫氨,破坏胃里的强酸环境,使得其他细菌在胃里易于生存,将胃中的硝酸盐转化为致癌物亚硝酸盐或者亚硝胺。
要想避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一是提倡公筷、公勺;二是入口的食品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医院做个呼气试验,检测自己胃中是否带有幽门螺杆菌。
第三个: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本身就含有许多有毒物质,例如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变成致癌物亚硝胺,增加患胃癌的几率。腌制食品同时还是高盐食品,会损伤我们的胃粘膜,使得其他细菌以及有毒物质趁虚而入。
第四个:吸烟
你可能会好奇,吸烟不是伤肺吗?怎么又跟胃癌有关系了?其实在吸烟的过程中,烟里的致癌成分如尼古丁、焦油等,除了进入肺部,也有一部分会进入到血液和口腔中中。吸入口腔的有毒物质顺着食管到达胃部,直接损害我们的胃粘膜;而进入血液的有毒物质则会被运送到身体的各处细胞。
第五个:遗传因素
90%以上的胃癌是散发性胃癌,但仍有小部分的胃癌具有家族遗传性。如果家长患过胃癌,他的孩子不是百分百会患胃癌,只是患病的概率会比其他同龄孩子要高。对家族遗传性胃癌的明确诊断需要进行抽血化验,如果发现自身携带基因,需要提早做好严密的观察工作,防止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要远离胃癌,我们就得先远离上述这些不良因素。对不好的情绪说不,对腌制食品说不,对吸烟和幽门螺杆菌说不,才能真正地对胃癌说不!
#感染幽门螺杆菌或诱发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