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隆寺
扎隆寺,藏语称“扎隆尕尕扎西切”,意为“扎隆吉祥旋寺”。也称“白石吉祥洲”。位于互助县治东75公里处,在嘉定镇东南13公里的扎龙沟村,座标北纬,东径,海拔米,坐北朝面,依山而建,占地约平方米。寺前地势宽敞,洁白的白石滩上,流淌着清澈的扎龙沟河,该河源头汇集了眼药水泉,自上而下流经寺前,如同一条白色的哈达铺在了寺前。寺院靠山形同一座天然形成的两层结构的藏经阁,犹如无数的经卷整齐的摆放在那里。寺东面的山峰,形如一只大象卧在那里;寺西侧的山峰形如一头雄狮,威严地守护着寺院。寺前的照山形同一只硕大的金翅大鹏,双爪托着一条哈达,伴守在寺院的正前方。寺院坐落在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腹地,周围山形似八瓣莲花,耸立在碧绿茵茵的草原上,兰天呈宝伞状,寺院就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在中央……。
清顺治十年(公元年),第一世嘉仪活佛应当地信教群众的多次请求,在扎龙沟白石滩上修建了该寺,初建囊欠、经堂各一座及部分僧舍等建筑。此后,在历辈嘉仪活佛的主持下不断扩建,渐成规模,其中:顺治十八年(公元年),达赖喇嘛赏识嘉仪二世的人品学识,特授予“班智达”(十明博士)称号,并赐封堪布。后来,二世嘉仪大师曾任天堂寺法台三次。
清乾嘉年间(公元年-年)二、三世嘉仪活佛继续扩建大小经堂、活佛府邸及僧舍、佛塔等,形成了完整的寺院建筑群。寺院殿堂楼阁耸立,蔚为壮观。
清道光十年(公元年)道光皇帝敕封嘉仪为呼图克图,同年建成观音菩萨殿。
光绪十三年(年)修建弥勒殿。
从而建成大、小经堂和观音千佛殿、弥勒殿、嘛呢康等殿堂以及佛塔、活佛府邸、僧舍等,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建筑群。寺院占地余亩,建筑具有浓厚的藏式风格。寺内设有法相、时轮、医明学院及总领全寺的大经堂。寺僧学习显宗、密宗、修辞、医药等学科知识,在北山地区有一定影响。
寺院主体建筑大经堂底层正中右侧为宗喀巴师徒三尊和宗喀巴千尊像,左侧为无量寿佛三尊。左边侧面墙壁画,从右至左分别为弥勒佛、药师佛八尊、香巴拉国土等;右侧壁画从左至右分别为无量光佛、绿度母二十一尊、四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大威德护法十三尊;顶层中为释迦牟尼佛,左、右是十六罗汉,并有吉祥天母殿。经堂大门内侧,分别为六臂护法、吉祥天母、贡布法王、多闻天王。
大经堂前廊正门两边壁画分别为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大经堂前厅左侧壁上镶有佛经经架,存有多种珍版、绝版本藏经,其中一部《甘珠尔经》是用纯金纯银汁书写的拉萨版大藏经,历史悠久,制作精巧,绘画精美典雅。
除了大经堂,还有观音千佛殿、弥勒殿、嘛呢康等建筑。观音千佛殿据说当年支扎寺有一位活佛来扎隆寺讲经时授记的地址上建成,系三转五二层结构。
弥勒殿即强巴佛殿,据说扎隆寺始建前夕,当地有一位信奉佛教的大户人家,养有牦牛达千头之多。户主一日梦见一位身材高大的巨人来到现寺院的地方,对他说要给他建一个住处。后来就在现在扎隆寺的寺址处修建了一座弥勒殿堂,是为扎隆寺的前身,初称“扎隆日朝”意为闭关静修处,多有禅僧来此闭关静修。后来扎隆寺建成后,嘉仪大师将此殿建为三转五二层结构的弥勒殿。中间为弥勒佛,左边为宗喀巴大师师徒三尊,右为至尊文殊菩萨,两厢为八大菩萨。
嘛呢康在大经堂至弥勒殿中间,建有一座精美别致、起脊卧角、飞檐斗拱、四方四正的嘛呢转经廊。嘛呢转经轮直径约五尺,高约七尺,内装有几亿数的嘛呢经咒;经纶外形为八楞状,绘有七政宝、八吉祥徽,上面雕刻有龙凤。各种图案均精美别致、色彩鲜艳,设计精美,在当地闻名遐迩。
年宗教改革中寺院关闭,喇嘛还俗回家,部分建筑被毁。
年再刮“十二级台风”,寺院的大小经堂、佛殿、佛像、佛经及众多的文物古籍均遭厄运,荡然无存。嘉仪活佛囊欠院,因当时被驻守在北山的部队征用,其中佛堂是三转五结构的建筑,未遭拆除,幸免于难。使这个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建筑,得以保存了下来。但佛堂里的佛像、佛经和佛塔等三所依皆不复存在。年7月15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扎隆寺重新开放,恢复了宗教活动。年-年全寺上下协力,部分建筑恢复了原貌。年被互助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4月10日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现主要建筑有山门、过厅楼、小经堂、配房、吉哇昂等,其中:山门为砖木结构,有马头墙,门边有彩绘、木门框,框上为垂莲柱、椽头饰云纹,双扇木板,过厅两侧彩绘有壁画。
入山门进入第一院落,正北为过厅楼,面宽11间,进深3间,白灰抹天花板,梁枋、昂咀有雕饰、圆形柱,有滴水、勾头,悬山式屋顶。左右配房均为平顶房,前开廊面宽5间,进深1间,房内面宽5间,进深2间,圆形柱,梁枋、昂咀有木雕并彩饰,院落为汉藏合璧建筑。
从过厅楼中间上12级台阶进入第二院落,即建有小经堂和配房。经堂为二层楼,一层明台,前开廊面宽3间,进深1间,墙体涂白灰。重檐、有滴水、勾头,椽头饰十字纹彩。梁上有蜂窝枋、大雀替、四楞柱,双扇门,并设有门楣。经堂内面宽5间,进深4间,棋格形天花板,彩饰花草并有藏文。经堂正中塑有释迦牟尼坐像,中间墙壁有彩绘佛像。二层东西北三面装有条格形木框,以木框为墙,格成回廊形式,木框嵌有玻璃,内装佛教经典故事画。有滴水、勾头、飞子饰黄色,椽头饰云纹,梁枋、昂咀有彩绘,歇山式房顶,覆青瓦,屋脊置鎏金法轮、宝瓶等装饰。二进院落中的东西配房,为悬山式屋顶,前廊面宽1间,进深1间,房内面宽3间,进深2间,圆形柱、梁枋、昂咀有木雕并彩绘。
经堂内主供释迦牟尼佛,左右两边是阿难陀和迦叶的站立像。右侧三尊佛像是无量寿佛、白度母、尊胜佛母。左三尊是至尊嘉仪佛前三世的塑像。左边隔间内供奉的是弥勒佛、绿度母、千手观音、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四臂观音;右边隔间内供奉的是大威德、六臂怙主、阎罗法王、吉祥天母。以上佛像均为药泥塑像。顶层悬挂的锦缎卷轴佛像有佛陀、观世音、密宗三怙主、六胜二庄严、宗喀巴、无量寿、上师资粮田,另绘有印藏诸大成就师的法像。
吉哇昂是寺院处理寺务的地方,有山门、过厅等。山门亦为砖木结构,有马头墙,门边装有木框,框上为垂莲柱,椽头饰云纹。过厅面宽7间,进深1间,梁枋、昂咀有雕饰,圆形柱、勾头、悬山式屋顶,左右配房为平顶房。前开廊面宽5间,进深1间,圆形柱,梁咀有木雕。为汉藏合壁建筑。
扎隆寺鼎盛时有僧人余人,属政教合一寺院,下设千户1人,兼嘉仪昂赞,有活佛2人,即嘉仪和菩萨活佛。历史上寺院有土地亩,马、骡、牛、羊等牲畜达多头(只),有帐篷、房屋、油坊、水磨、山林等固定资产,寺院经济实力雄厚。
扎隆寺建寺以来几百年间,经历代活佛、大德、高僧的弘法、祈福、息灾、修供等宗教活动,遂形成了本寺传统的佛事活动和宗教节日。主要法会、佛事活动有:
1、正月祈愿大法会。正月初一会供吉祥天母,藏语称“拉姆谢道尔”。正月初二为“代木乔”,即梵天法会。正月初六至十五日正式举行祈愿大法会,藏语称“毛木兰”,俗称观经。初六开始诵经,十五日举行隆重的浴佛活动,晚上展出酥油花供,十六日“转强巴”,即由仪仗队及僧众抬着未来佛强巴(弥勒佛)转寺。
2、二月祈愿吉祥平安法会。二月初一至初八全寺僧众诵经,祈祷寺院、活佛、僧团及众生平安吉祥。法会上念大威德等经,同时七天内念诵心经一亿遍。初八举行息、增修供仪轨。(怀供每隔一年举办一次)。十一日全体僧众念吉祥天母经及护法山神的祝愿赞颂文,向护法献朵玛(食供)。十一日至十五日念六臂怙主经,每日四座,十五日按赛康仁波且的传承仪轨作会供等。
3、三月春季法会。初一至十五举办,全体僧众诵经。
4、四月吉祥天母礼供法会。初一至初四念诵本尊心咒,按仪轨修供。初五至十一举行吉祥天母修供仪规,念诵心咒一万遍。十三日作尊胜佛千供法会。十四日作宗喀巴千供法会。十四至十六日修习观音斋戒法会,藏语称“娘乃节”,以闭斋、转“古拉”和念嘛呢为主要内容。
5、五月献净水法会。五月初一起,按赛康仁波且的修供传承念经、供水、供曼扎等,历时十三天。
6、六月举行坐夏法事。六月十五日开始至八月初一结束。每天僧众上殿按传承修持念诵,且过午不食。其中七天内举办隆重庄严的万灯供奉强巴佛的灯供法会。
7、七月观经大法会。亦称“米拉劝法会”、“金刚舞法会”。七月初八举行观经法会,纪念米拉日巴尊者善巧施法教化猎夫贡保多吉,使其弃恶从善、皈信佛教。全部演技是按拉卜楞寺的传承。
8、九月观音斋戒法会。和四月十四至十六日举行的修习观音斋戒法会相同。
9、十月纪念宗喀巴大师法会。十月二十五日为宗喀巴大师圆寂纪念日。从即日起至二十九日,全体僧众诵经五天;晚上寺院内外燃起明灯,亦称“燃灯节”。法会期间,念护法经,有供施食子仪式。
10、十一月冬至以后,全体僧众念白伞盖佛母经,历时三个九天。
11、十二月念护法经。酬谢一切护法神,礼供佛母。
此外,每年举行两次纪念寺主的法会,全体僧众参加,为寺主念诵祈愿赞词。
嘉义活佛传承系统:
第一世嘉义·阿旺曲丹嘉措,又名贡却彦培,诞生于本县扎隆沟贡卡村的贾氏家族。清乾隆年间(约在年)与六世东科尔活佛加央丹增嘉措(-)同赴甘南拉卜楞寺求学,拜二世嘉木样晋美旺波和甘珠尔哇晋美饶布杰等为师,学闻极为广博,精通显密经典,辩才无碍,以实修著称。在讲修、辩经、著述、弘法度众、兴教建寺等方面有过显著的伟绩。乾隆皇帝曾钦赐“大喇嘛”称号。他曾亲自为二世莫科阿旺尼玛活佛剃度、授戒(二世莫科活佛后来担任过九世东科尔佛的经师)。因此,世称其为“莫科央增佛”。他戒行严谨,知足寡欲,勤奋修持,住在吉勒河畔丹玛成就师的修行地普瑞日朝(一专供闭关静修之处),昼夜诵持,坚持不懈,以惊人的毅力修持三年,完成诵六字真言一亿遍的修持,获得成就。相传有一天,他展开至尊宗喀巴大师的画像时,只见从画像上发出一道白光,投入自己的顶门,这是善行已到家的征兆。一世嘉义·贡却彦培大师还能善知未来之事,预言十分准确,有“密法大成就师”之称,声望很高。后来,他在华锐地区腹地的一个形似八幅祥瑞金轮相的地方(该地原为他静修闭关的禅房),应当地信教群众的多次请求,修建了现在的扎隆寺。一生著有《格丹格言释》、《大威德生起次第》、《道情散编》、《晋美旺波座前聆听因缘颂教敕的笔记》及《卡嘉达吉处聆听宗喀巴颂的笔记》等等。享年70多岁,圆寂后,颅骨上出现了两个右旋白海螺的形象。
第一世嘉仪活佛曾为保护北山森林有过贡献,并因出现“神通”被称为“老虎佛爷”。清朝嘉庆年间,嘉仪部落与贺李家庄发生了一场争议很久的北山林场产权纠纷。当时贺李家庄依仗本族在社会上权势大,并且背后有官方撑腰,欲强行砍伐北山原属嘉仪部落的林木。嘉仪部落的头人与群众为保护林区不至无端被砍伐,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诚恳请求嘉仪活佛化解矛盾,制止贺李家强行砍伐北山林木。嘉仪活佛认为北山林场是当地群众生存的依赖,亲自去兰州,会见当时清廷驻兰州的总督。向总督述说原委,得到禁止砍伐的批文,平息了毁林事件,保护了生态,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称赞,并有一些神奇传说。民间传说,嘉仪到了总督府为了调伏兰州总督,便示现神通,使兰州总督看见一只威猛硕大的老虎,从门外进入他的客堂,总督见状,目瞪口呆,惊恐万状,吓出了一身冷汗。片刻后注目再看,见是嘉仪活佛出现,坐在总督的客座上。嘉仪活佛说明来意后,从怀里掏出一只碗,对总督说:“北山的森林,如同我手里的碗,人要吃饭离不开饭碗,北山森林是我们的饭碗。”总督听后,毫不迟疑的答应了要求,当即下达了一份禁止砍伐的批文。总督钦佩嘉仪活佛的威望,双方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这样,经嘉仪活佛努力,北山的大片原始森林免遭砍伐,保存了下来。由此,在甘、青两省民间,嘉仪活佛被誉为“老虎佛爷”,在当地广传为佳话。至今很多老人记忆犹新。后来,兰州总督由于非常钦佩嘉仪活佛的人品和卓尔不群的学识,亲自给他送来了一顶上等红柏木的雕龙刻凤、彩绘精美的八抬大轿,供嘉仪活佛出行专用。之后,兰州总督又特地为扎隆寺嘉仪活佛送来了一辆一匹马、精美别致的轿车,供养给嘉仪活佛专用。
第二世嘉仪·贡却尼玛,诞生在本县扎隆沟元龙沟村的贾氏家族(与第一世系同一家族)。《安多政教史》对二世嘉仪大师有过高度的评价,说他博学广闻,精通显密佛理,一生致力于弘法利众事业。格鲁派著名大学者土观活佛在其《土观书信集里》也对二世嘉义贡却尼玛高度评价和称赞,赞扬他博学广闻,做了很多利众事业,曾任格鲁派著名寺院佑宁寺密宗学院的法台。
第三世嘉仪·贡却嘉措,于l年诞生在本县扎隆沟附近的嘉塘村,马氏家族,(父系朵氏家族)。年经九世班禅却吉尼玛大师认定为第二世嘉义贡却尼玛活佛的转世化身。是年坐床。少年时代曾去甘南拉卜楞寺、青海夏琼寺、支扎寺求学。拜大成就师拉科仁波切、班禅经师欧阳仁波切、桑科久美、大格西拉毛次成、喜饶嘉措大师、格西智华仓、拉德仓、却藏经师洛哲坚措大师等为师,广学博闻,精通十明,及佛学显密经典,得到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学修灌顶的系统传承,成为一代弘扬密法的大师。他毕生致力于精研佛学教理,博学超群,尤其是写诗作赋,信笔拈来,妙笔生华。对佛学中深奥的精辟义理如中观、般若领会十分深刻,讲经生动易懂。在甘青佛教界有很大的影响,十三世达赖喇嘛很欣赏他的人品学识,特授予班智达(十明博士)称号,并赐封堪布。他曾三任天堂寺大法台,并任甘禅寺、珠固寺法台,主持扎隆寺寺务近五十年,严格管理寺院,制定僧规,倡导学经,多有作为。曾为德格堪布的化身和当代大学者多识活佛、当代著名藏医专家安华先等众多僧俗弟子讲授显密教法、藏语语法、修辞学、医药学等。多次在天堂寺等寺传法灌顶。一生注重修持,多次闭关(每次近5个月)。大师一生中整理了许多经典资料,尤其是搜集整理了一大批珍、绝版本经文典籍。著作有《听经笔记》、《游记》、《地方礼赞》、《灌顶解说词》、《曼扎献辞》、《祈祷祝辞》、《说道箴言》、《信札汇集》以及史学著作、吉祥颂辞等四函。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嘉仪大师的诸多珍贵文稿及寺院的珍贵藏经,没有保留下来,真是莫大的憾事。
嘉仪大师淡泊名利,对家乡很有感情。当年在甘南拉卜楞寺修学期间,曾任经堂引经师。拉卜楞寺法台见他广学博文,卓尔不群,且思维敏捷,辩才无碍,挽留长住拉卜楞寺,将会有更高的地位。拉卜楞寺是安多地区的佛教最高学府,高僧、学者聚集,名震四方,令所有修学的僧众为之羡慕、向往,但嘉仪大师对名利地位淡泊漠然,毫不动心,毅然谢绝,回到本寺,终生在扎隆寺、天堂寺等寺弘法利众,直至晚年。
三世嘉仪大师不但毕生精研佛学经典,还极其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