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导致饮食不规律,使得患上胃病的人越来越多,俗话说"十人九胃病",这话一点都不为过,据数据统计,中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中医中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以起到调整胃的机能,还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中医穴位按摩法,治疗胃病效果很不错!一起来学一下!
1、胃气冲心--按摩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
按摩这个穴位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都可以起到缓解作用,治疗效果可以说是非常好。
2、中气不足胃下垂--按下脘穴
位置: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
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3、肠胃消化--按摩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
4、消化不良--按摩四缝穴
位置: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正君堂健康学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