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90912/7461259.html
胃病、胃癌本身都不会传染
罪魁祸首——幽门螺旋杆菌却极易感染
常听过一句话,“家里有胃病史的,出现胃病胃癌症状的几率更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胃病胃癌也会传染吗?
上海某消化内科主任介绍:“胃病、胃癌本身都不会传染,但罪魁祸首——幽门螺旋杆菌却极易感染。如果胃部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黏膜受损,经过数年潜伏,有的发展成了胃炎、溃疡,最不幸的会发展成胃癌。而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加速这一过程。”
幽门螺旋杆菌传染了一半中国人的病菌根据今年国际胃癌大会的报告,我国每年新增胃癌病例68万例,占全球发病总数的一半左右。其中,最小的发病人群已低至25岁,40岁之后的胃癌发病率将增加1倍,其中男性发病率增长尤为显著。
早在年,两名澳大利亚科学家就发现:胃部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胃癌等胃病的最主要原因,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如今,幽门螺旋杆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不仅致癌,几乎%的慢性胃炎、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也是由这种病菌引起的。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水源、食物传染,中国人吃饭不分餐,互相夹菜,通常家里有一个人感染,几乎全家都会被传染。这也是为什么有家族胃病史的人,要格外注意幽门螺旋杆菌。
据调查,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59%,几乎每2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
各地区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
早期筛查很重要不早筛,发现就是晚期伴随着胃癌发病率的增长,我国胃癌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
如果在胃癌发病前就筛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目前中国住院病例里,九成以上都是胃癌晚期才就医,五年生存率连20%都不到。
医生都反复强调早期筛查的重要性:由于筛查不及时,一发现就是晚期,我国的胃癌五年生存率不到普及早筛国家的1/3。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中,80%以上没有任何症状,幽门螺旋杆最长可在胃中潜伏数十年。很多人有家族胃病史,甚至已经有了胃部不适的症状,仍然没有及时筛查。
其实,提前做一次幽门螺旋杆菌筛查,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胃癌风险,也避免了将高危型病菌的再次传染。而如果发展到胃癌甚至晚期再治疗,不仅要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可能还会将高危型病菌传染给家人。
医生建议
以下4种情况满足任1种,建议尽早做一次预防性筛查:
1.年龄在30岁以上,从未做过早期筛查。
2.有经常胃痛、胃胀、反酸恶心、打嗝、呕吐反胃、黑色粪便等症状。
3.家族有胃病或胃癌史。
4.本人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史。
科学治疗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目前,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以抗生素为主的三联疗法。但过多使用抗生素,不仅对身体会有一定的副反应,也会让病菌产生耐药性。
一人感染,家里的孩子老人很有可能也感染了,全家都吃抗生素治疗并不现实。
其实,幽门螺旋杆菌临床上分泌毒素的情况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产细胞毒素和非产细胞毒素两大类;能产生毒素的为Ⅰ型,通俗地称高危型;非产细胞毒素的为Ⅱ型,也俗称低危型。
高危型极易导致细胞异常,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淋巴瘤的几率大大增加,胃癌发病率是低危型的20倍以上。
不同疾病感染高危型菌种的比例
感染低危型,如果身体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可以考虑改善饮食习惯,暂时不杀菌,避免抗生素过度治疗。
但如果感染的是高危型,需要立即接受杀菌治疗,并让家人也进行筛查。治疗期间与家人的食物、餐具、饮水等都要分开,今后的饮食习惯也要格外得注意。
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病了,未能采取及时的治疗。
更多专业健康咨讯
就在“泉州爱卫”
长按下图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