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巡逻,钱有武都走在最前面
藏北阿里地区
平均海拔米
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
被称为“生命禁区”
阿里军分区副司令员钱有武30年扎根边关,守护着祖国边防的安宁,守望着阿里军人铸就的这条生命线,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和责任。
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记者周宇婷为您采制报道《豁出生命也不能有辱使命》。
巍巍冈底斯山,铭刻着先烈的英名,涛涛狮泉河水,传颂着英雄的业绩,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祭奠仪式开始……
8月24日,记者一行辗转到达阿里,第一时间来到“进藏先遣英雄连”纪念碑前敬献哈达、纪念英烈。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钱有武。他肤色黢黑、嘴唇泛紫,带着典型的高原人特征。
30年前,16岁的钱有武入伍来到阿里,成为一名高原汽车兵。钱有武说,是先遣连官兵无私无畏的精神让自己立志扎根阿里、建功边防。他们那时候没有制氧,那种环境下能生存,人,牺牲了63名,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李狄三,三十多岁,把阿里34万平方公里解放了。又看到先遣连住的地窝子石墙上写的四句话:对党负责、对集体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个人负责,这四句话深深感动了我,我也想在高原上扎根,这三十年坚守下来,也是一种信念。
当汽车兵11年,钱有武往返新藏线多趟,运送物资多吨,3次获“昆仑卫士”称号,3次荣立三等功。他先后任汽车连连长、边防营长、军分区营房科长和后勤部部长。年走马上任阿里军分区副司令员。30年来,钱有武亲手埋葬过身边的战友、1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被称为离死亡最近的人。
某边防团保障处中士郑同乐回忆道:记得12年,他带分区的工作组检查曼扎边防连的营房建设,在经过五千多米的达板的时候,拐弯角度特别小,方向一时没拐过来,车子直接奔着路基下面去了,下面都是万丈深渊。在距离不到路边10厘米的地方,幸好车子前方有个大石头,顶住了车子。
年8月,为检验医疗站高原高寒条件下卫勤保障能力,钱有武带机关和医护人员到海拔米的某山口进行现地演练。出发前,他突然感到腹部钻心地疼痛,额头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
医疗站内科副主任李生虎回忆说:他主要就是胃病,胃溃疡。他手就捂着左下腹。我们就说您别去了,他说,万一明天打仗,我们能因病不去吗?边防军人不能有胃病先倒的先例。带病指挥我们的物资装载、指挥我们战地救护、战场包扎,把所有课目演练完,提出了修改意见。我们就是通过这次训练摸索一套方案,每年都要进行演练。
钱有武与妻子李伟英
年1月,阿里地区普兰县遭遇50年不遇的暴风雪,西兰塔边防连焦炭即将用完。当时,气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官兵生存面临极大威胁。钱有武带领保障部官兵顶着风雪严寒,硬是打通了道路,给连队送去了焦炭。
阿里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罗乐说:难度很大,我们连续打了两次都没有打通。连我们推土机、挖掘机几个操作手已经都失去希望了,挖开又埋掉,挖开又埋掉,他说有可能我们一两年都打不通,钱有武说不行,我们里面还有几十个兄弟在里面,如果我们就这样放弃了官兵在那边没吃没喝,很可能连生命都不能保障。钱有武一直陪着他们不休息,为了防止打瞌睡,把窗户打开,就用寒风这样吹,眼泪也流下来结冰,鼻涕也流下来结冰,就那样坚持,他们坚持20天终于还是打通了。人瘦了一大圈,又黑又瘦,戴个眼镜,胡子长长的,就像个牧民一样。
面对一次次死亡的威胁,钱有武说,阿里高原高,却高不过边防军人的使命。宁可生命透支,也不能让使命欠账。
钱有武:在执勤巡逻、运送物资,高原缺氧不舒服的时候都有,但是只能扛过去。不能最困难的时候、最危险的时候你就不上了、不冲了,作为我们边防官兵我们是做不到的!职责所需吧,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指导边防,必须要到边防一线才能看到边防一线的实情,才能解决边防一线官兵的困难。
阿里军分区司令员刘格平: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会议,习主席讲到,在高原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先遣连的四个负责精神,就是我们阿里官兵在阿里高原戍边守防的重要精神支柱。钱有武同志始终把党的事业举过头顶,始终把官兵的冷暖记在心上,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摆在首位。
消息来源:中国之声《国防时空》
责任编辑:姜美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