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但是该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当地(原谅不便说出地名,下同。)有许多人的牙齿发黄。询问得知是当地水中氟元素含量较高造成的。
以前在我国有的地区,许多人得了大脖子病,这是这些地区水土中缺碘造成的。所以国家在这些地区提倡食用碘盐。
其实,对水土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自然界的水和土。某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气候,光照等),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等也属于水土的范畴。
记得有一县是胃病高发区。一些专家调查后发现,造成该县胃癌高发的原因是这里的人吃香椿icon比较多。另一些专家认为是这里的人喜欢吃酸煎饼造成的。所谓酸煎饼就是过度发酵的原料摊出来的煎饼。
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以上这些例子或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水土中某些元素含量异常,或是因为气候,生活习惯对人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所以,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要全面理解。准确的说法是:“什么样的水土养育什么样的人”
具体到生活中,就要搞清楚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水土”中。比如缺什么元素,多什么元素,什么饮食习惯不好等等,并制定应对措施。
中国大部分地区水土中缺硒。(可上网查"中国硒元素分布图"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水土中生产的粮食蔬菜,养殖的家禽也会缺硒。而缺硒对人体危害很大会造成多种疾病,这一点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己经确认。但坚持补硒的人不多。许多地区不缺碘,但许多人却在吃碘盐,殊不知碘摄入过量也是有害的。明知烧烤,腌制菜不健康,却有很多人在吃…。
大自然中不同区域的水土是不同的,为了孩子的健康,用心查一查你所在区域的水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