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6/5959473.html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
经常忘记吃早餐
或者草草订个外卖几分钟吃掉?
时常感到
胃痛、不消化、反酸、烧心、腹胀、嗝气?
胃酸、胃胀、胃痛已经成了当代人的通病。引起胃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最容易被你忽视
幽门螺杆菌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一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会增加2~3倍。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一种螺旋样杆菌,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传染源,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
复发性口腔溃疡、牙周炎、口腔异味、消化不良、经常反酸、胃痛、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带来的症状。
幽门螺杆菌会破坏保护胃黏膜的黏液层,使胃黏膜受到胃酸的消化、腐蚀,进而引发慢性胃炎、肠胃溃疡,长期不加以控制和治疗就会演变为胃癌。但并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
传播途径
口-口传播:共用餐具、水杯
胃-口传播:胃里反流到口腔
粪-口传播:随大便排出
传播形式
进食了被感染的水或食物
聚餐传播
接吻传播
母婴传播
感染后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1.主要症状包括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
2.会引起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病程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可能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
幽门螺杆菌从口入
餐桌上的卫生
幽门螺杆菌是“吃进去的细菌”,它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
在外就餐,若餐馆的碗筷消毒不达标,或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
刺激性食物
此类食物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
生吃
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钟爱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锅肉还没烫熟就下肚了,这就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埋下了隐患。
接吻
唾液中也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将畅通无阻。
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否需要根除
幽门螺杆菌的存活能力很强,不经治疗的自愈率基本为零,一般会被感染者终生携带。目前针对清除幽门螺杆菌已有“三联疗法”“四联疗法”等手段,但有的人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并没有明显症状,是不是也要进行根除治疗呢?
对于已经确切存在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患者,如MALT淋巴瘤、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或一级家属(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中有胃癌病史的人,建议积极进行根除。
如果感染后并没有明显症状,可以考虑先从日常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上进行调理,提高免疫力,是否根除需要医生和感染者根据具体情况来抉择,不能擅自用药!
除了感染后要在有确定适应证的情况下进行正规有效的根除治疗以外,没有明显症状或是已经做过根除治疗的人也都要注意日常的肠胃养护,避免重复感染和进一步的损伤。
避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关键
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粪-口和带细菌的唾液口-口传播,与其纠结要不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不如从源头入手,避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少吃生食、不卫生饮食
如今喜欢吃生食的人越来越多,如:生鱼片、生蚝、成熟度低的牛排等。但如果水源遭到粪便污染,带有存活的幽门螺旋杆菌,则生吃污染水中的鱼虾,或用污染水清洗的生食,就可能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几率。
尤其是没有经营资格证的商家,卫生更是难以保证,更易增加感染风险。
因此,建议外出就餐尽量选择正规商家;尽量少吃生食,尤其是在不确定水源环境的情况下,即便没有幽门螺旋杆菌,也可降低其他病菌感染的风险。
使用公筷
我们习惯围在一起吃饭,也喜欢给别人夹菜以示亲近,但幽门螺旋杆菌,会通过胃-食管反流进入口腔,广泛存在于牙齿、唾液中。
如果餐桌上有人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其他人被感染的风险就会有所上升。这也是家庭中如果有一人查出感染,建议家庭成员都检查的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大家使用消毒过的干净餐具,并使用公筷。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口腔健康;避免成人对儿童的“口对口”喂食;家庭成员之间不混用水杯、牙刷、漱口杯等;定期用消毒液对坐便器进行消毒。
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
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3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确诊,医院就诊。
幽门螺杆菌高危人群应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
参考资料
1.央广网《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怎么办?谨记3吃4不做》
2.环球网《胃痛腹胀早饱或是幽门螺杆菌作祟》
3.京医通《感染幽门螺杆菌离胃癌有多远?》
4.消化界《幽门螺杆菌灵魂19问,你想知道的都有!》
5.BTV我是大医生官微《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元凶”,究竟要不要根治?专家:这些人群,建议治疗》
编辑:张盼盼
图:网络
温馨提示
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