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皲裂医院讲解护理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21334.html当中医遇见现代医学理论●陈泽荣演讲嘉宾介绍
陈泽荣:医学博士、法学博士,金融专家、厦门大学法学院兼职副教授、著名中医,曾受邀在TEDxFUZHOU年会演讲。他善用针灸,认为现代医学理论和中医是共通的。他运用现代神经生物学的理论,重新审视传统的经络穴位理论,从中摸索出独特的诊疗技法,致力将中医发展为易学、易懂、易掌握的实用性学科。他不以医为业,但来自全球各地的求治者络绎不绝,其医术之独到,由此可见一斑,人称雅号“陈一针”。
半席演讲,由半书房文化空间发起,怀抱文化百里之愿景,传播有价值的思想,让生命闪耀光芒。8月13日再次携手,第三期演讲隆重登场:重新定义未来。6名来自不同领域的讲者分钟的公益演讲,这是梦想家的叙事,这里有闪电的力量。砥砺青年人生,引领青春航向。苍南共青团、苍南中学、半书房文化空间约你在这里,有一场演讲要你好看。
(现场精彩演讲视频WIFI下播放)
很高兴今天来到人杰地灵的苍南,跟这么多有智慧的苍南人分享中医。我觉得此生与苍南缘分不浅,大家肯定想不到,十几岁我刚刚起步探索中医的时候,便在苍南小试牛刀。
记得八九年的时候,我跟随两位出家的师父云游至苍南,当时居住在矾山镇上的观音寺,结果初到的第一天下午很意外治好了拄拐二十年的老人。
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看到老人虽然拄拐但腿看上去没有明显毛病。我就上前询问:“老人家你为什么要拄拐?”又主动帮忙医治。就在庙门口的石凳上推了半小时没有进展,感觉关节很紧,最后我让年轻和尚帮我抱住腰,我连拉带拽就把老人的踝关节往外拉,突然间听到咯噔一声,我自己吓一跳,心说糟糕了出师未捷出问题是不是骨头出问题了。
结果定睛一看老人在一声闷响后不但没有痛苦表情反而人显得轻快,我就大体心中有底,隐藏心中不安说:“老人家你站起来试试看。”老人家站起来就要拿拐,我说不需要,他试了几步真的可以走,我鼓励他步子再大一些,不到三分钟老人家在庙门口非常大步的走。后来老人就把拐杖扔在山上走回去了。
第二天我们刚打开山门要出去玩,结果从镇上慕名而来求医的患者几乎要踏破观音庙门槛。我在那两天时间里被奉若神明一样,我当时作为初学医学的年轻人,能够治好二十年拄拐的病人,这说起来是不是很神奇?
很多人觉得中医很玄妙,其实不说破很玄妙,说破一点不玄妙。
这个案例如何解决暂不展开,网上有我治疗踝关节损伤的视频,只有20分钟左右,看完揣摩用不了几小时就能掌握这个技巧。
为何中医在短时间内可以入门,并能解决具体问题?
一、中医如何没落?国运衰微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繁衍不息,正是因为中医对于生命健康的守护。但为何如今没落?原因有三,第一是时势所然,我们知道,到清末民国初期,国运衰落,国家积贫积弱,列强入侵。俗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所以那时候,在知识分子当中就出现了“全盘西化”的思潮,这种思潮反映在中医领域,就是主张全面的废止中医,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技不外传第二个原因主要是技不外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中医说破不值钱,我讲一个故事,有次在飞机上,我遇到一个突发心脏病的病人,刚好我距离他仅有两排距离,我看他脸色铁青嘴唇发白,那这时候,即便找机长临时迫降再医院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这时候正好我在,当时我紧急让他躺下然后拉起他的手,在他的手上一个穴位重重的按了一下,结果呢,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他的脸色就慢慢恢复,我让空乘送来一杯热水给他喝下,五分钟他就能坐起来跟你应答。
如果我讲到这里,大家会觉得我非常神奇,也会把我当神一样来看待追捧,但是如果我把个中道理解密,这一分钟后在场所有观众都会懂得。为什么一般人不愿意解密呢?其实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领域能占据绝对的掌控优势,因此解密后大家都懂,那便失去所在领域的优势,谁想自己走下神坛呢?
尽管如此,我今天还是要跟大家解密。
这个点位于手掌第四第五掌骨之间,靠近小指的地方,用指甲掐进去用力向小指方向一扣,此时小指会有麻胀感,此点名为精心点,大范围叫精心区。重压之下,心脏病、胸闷、胸痛、心悸马上得到缓解,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大家都可以尝试。
晦涩难懂第三个原因主要是随着时代的推进语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中医的很多字句就变得晦涩难懂,比如《黄帝内经》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座各位除过学医的极少有能理解这句话。其实在现代医学,也有类似表达,当我们人体内部各种理化指标处于天然合理的比例的时候,换句话说,人体酸碱度处于弱碱性的时候,人体处于最健康状态,细胞活性最强,身体的免疫力达到最佳状态。这个在西医里面叫做内环境的稳定状态,简称“内环境稳态”。如此表达,在场几乎无人不理解。
所以中医之所以难以传承,并不是中医真的那么玄妙。
二、中医能否治病?欧洲黑死病高死亡率VS中国瘟疫少有大规模死亡很多人一直会质疑中医能不能治病,之所以认为中医不能治病,是因为大家都是透过中医江湖来认识中医,并没有认识真正的中医,其实中医能不能治病,历史上已经给出了答案。
我们知道欧洲数次爆发过类似中国瘟疫的黑死病,我们称为温病。黑死病爆发时,动辄死亡百万千万人,因此欧洲人口一直无法快速增长。但中国之所以在今天成为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就是因为我们中医有一套对温病的认识和经验积累。因此历史上虽然屡次发生瘟疫,但从未造成大规模死亡。
中医抗击年非典年非典突袭,西医没有及时拿出应对办法,但是广医院在老国医邓铁涛的领导下,运用中医温病的理论抗击非典,医院收治三十六位非典病人无一例死亡,并且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此事件世界卫生组织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引发全球范围内对中医研究的热潮。
三、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还有的人认为,中医是能治病但仅能治疗慢性病。事实果真如此?我在厦门有精舍,没有挂牌没有任何宣传广告,但是口碑相传求医求治者络绎不绝,为什么?医院积年累月无法治疗的疾病,通常在我手下一根银针扎下去,就能够立起沉疴。也许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我与大家分享几个例子。
1分钟断病如神在九十年代末我治愈了民政局局长的腰腿病,这位局长发现我对中医确实有独到的见解和一技之长,便介绍我去见分管卫生的副区长。在办公室,出于礼貌自我介绍医学特长,结果副区长听完大手一挥:“不要讲这些我也是学医出身”,一听我真是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我觉得中医被小瞧了。原来这位副区长是将门之后,性情耿直且西医出身,并不太相信中医。
中医被如此轻慢我也年轻气盛并不服气,所以定睛观察一会,铿锵有力的说:“区长,如果我没有看错,你第四第五颈椎右侧有问题”。
他一听立马直起身子说:“来来来陈医生你讲下你的分析”。他一应答我知道我说准了,我说:“这就是中西医的区别,西医只依靠影像来诊病,医院一停电所有医生成瞎子都不会看病,中医不同,有望闻问切,望诊就是诊病的第一个方法。”
当然我没有说我是如何诊断出来的,但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如何判断。
中医就是说破了不值钱,那时我在办公室坐在他对面,发现他有个习惯性小动作,过一小会他会向左侧斜上方看一下。墙上挂着一幅字,字画不稀罕他是将门之后怕羞也无从谈起。因此判定他颈椎的右侧有问题,他需要转头让软组织有拉伸疼痛有所缓解。我就判定他颈椎右侧有问题。
关键是我为何如此笃定判断他第四第五颈椎之间存在问题?
道理很简单,我们知道人的脊柱有三个曲度,颈曲胸曲腰曲,颈曲曲度最大处在第四第五颈椎之间,也是我们俯仰幅度和扭转幅度最大的地方,颈曲是支撑力最大的地方,也是运动时转动幅度最大的地方,因此最容易劳损。当颈椎有毛病,可能会发生在颈三四颈五六都有,但是把赌注压在颈四五基本不会有错。
我用西医解释有些复杂,中医更简单,大家看穴位图。在第四第五颈椎棘突下旁开1寸有个重要的穴位,颈百劳。什么概念呢?人到了一定年龄一定会发生劳损。对上了年纪的人讲你第四第五颈椎有问题基本上不会错的。
解密后大家都懂了,但大家想想,那时如果我有私心,我只要略施小计,比如学李洪志,把腿盘起来闭上眼睛,开天眼看病。我还没做这个动作自己都明白,当时已经把他震慑住,作为西医的传统思维和身份地位,肯定看过许多医生拍过许多片子,甚至要骨科和病理科的医师同时诊断都没作出最后确诊。我们三两分钟作出诊断,当时如果有私心,半夜让他去庙里烧香他也会照办。
点穴-立除腰痛(黑川雅之)再跟大家介绍立除腰痛的例子,上一例是诊断,接下来讲治疗。治疗能快到什么程度,去年日本最顶级建筑设计大师黑川雅之到中国,在厦门突发急性闪腰,整个人动也不能动,他们介绍到我精舍来求诊的时候,我印象非常深,从汽车被人帮忙扶下来足足花了一分钟时间,再慢慢扶进来。
因为是日本人,我的感情起了些微妙的变化。所以我就没有用针,检查完我让他躺下,躺下后对着第一个穴位按压下去。按完他“啊”的一声叫出来,我说:“没关系,不会让你白疼,只要再叫三声就可以下地走路”。
叫了四声后,他很怀疑是否真能治病,我让他下地,他下地后就能正常行走疼痛基本解除,虽然让他惨叫四声,但他与我关系依旧非常好。
四、中医比西医强吗?我认为,中西医各有特点各有所长。
西医-细菌病毒;中医-扶正以祛邪第一个特点是西医紧盯细菌与病毒,但是中医更注重扶正祛邪,这个问题从专业角度来讲可能晦涩,我举个例子。
比如说甲跟乙打架,西医维护甲,方法是把乙捆绑起来,或者直接放倒,这样甲打乙就很轻松不费吹灰之力。但是甲的能力没有任何提升,下次来丙挑衅甲照样解决不了问题。那么我们中医支持甲,在平时就训练甲的武功,这样乙丙都能应对。
这就是中医跟西医对待细菌与病毒的不同方法。
西医-局部,治标;中医-整体,治本西医更注重局部,所以更强调治标,中医更注重整体,所以更强调治本。我举个例子,眼睛红肿,西医认为是结膜炎是眼睛感染细菌,因此轻则点眼药水,重则让你打抗生素输液抑制细菌,但西医没有考虑细菌为什么会在眼球着床,没有考虑疾病背后病根所在,因此停药后容易复发感染。
但中医认为肝开窍明目,眼睛之所以会感染细菌是因为肝脏的解毒机能下降,所以中医治疗红眼病是通过疏肝理气清凉解毒,让肝脏解毒机能重新恢复正常,血液恢复纯净度,细菌就没有能力着床。古话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山间小溪只要流淌,微生物不可能过度繁殖。
西医-标准定量,易教学;中医-辩证论治,只可意会,难言传西医跟中医相比还有个特点,西医更讲究标准,每一种疾病的治疗都有定量,因为有标准和定量就易于教学和推广。而中医,因为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辨证论治,没有定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难以传承。
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说大家去学烧菜,是西点中医还是中餐容易?肯定是西点,因为西方菜谱,糖盐味精配料计量标注清晰,再笨照猫画虎,花些时间也能做的像模像样。
初学者如果去学中餐,那就有些吃力,因为菜谱是味精少许盐少许葱花一小把。为什么吃西餐容易腻,因为不适合我们口味,但是中餐不好学,但恰恰因为如此,高明厨师会根据食客的不同特点不同口味偏好能做出可口饭菜。
因此我认为医学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西之别。
今天我为中医站台,但我特别想讲的是,近代西医对人类医学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中医学有自身历史的局限性。比如说,“神道”这个穴位,在第五胸椎下。经络学记载此穴可治疗胸闷心悸心绞痛,但是为什么能治疗这些疾病?经络学没有说清楚,很多中医想当然,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主神明,所以神道不通,君神未至,会发生失神的现象,导致胸闷心悸偏头痛。为什么叫“神道”?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即使语言华美最后也没真正解决问题。
从现代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来重新透视“神道”这个穴位,在第五胸椎下,有一条心脏的植物神经,从脊髓出来神经根出口就在神道下方,因此”神道“下的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挛缩的时候,导致心脏植物神经出口被卡压,大脑对心脏调节功能异常,心脏活动异常,引起胸闷心悸胸痛等一些系列病症反应。
因此不借助现在医学基础研究很难把中医治病原理说清楚。
但是我特别要提醒,中医是一回事中医江湖是一回事,现代医学研究是一回事,现代医疗体系是另一回事,但是偏偏大家都是透过中医江湖来理解中医,透过现代医学体系来理解现代医学研究。因此在认识上总是有较大偏颇。
举例说明,《黄帝内经》有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以空为用”,我们的消化道主要是用来消化食物的,就像马路是用来行车的,但是车子不能在路上长时间停留,否则就会导致交通堵塞。消化道也是一样,食物不能长时间在消化道停留。如果停留过长时间,食物就会腐败,就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细菌,食物腐败也会变成病理产物,也会成为致病原。
内经传达“以空为用”,很多肠胃病第一个最有效的药方是什么?是禁食,让肠胃排空有休息时间就够了。
这是中医经典告诉我们的,但是中医江湖里的中医不可能告诉你这个病不用治禁食让胃肠休息就好,这样没法收钱,他会开很多药方给你吃甚至让你吃三个月半年甚至更久,以及补充营养品。结果消化道越塞越满,这是中医江湖。
所以我说中医是一回事,中医江湖是另一回事。
我们看西医,西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也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刚刚我们提到内环境稳态,因此西医也有整体观。顺便说,我们传统中医的智慧,这个观念在五千年前《黄帝内经》里反复强调整体观念的重要性。
这个观念西医也有,但现代医疗体系下,医院分科的治疗,本身就违背了现代医学研究最基础的远离。我举个例子,美国著名影星朱莉,因为基因学说分析她患乳腺癌的几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她就果断切除乳腺,过不到一年时间又基因分析,说她诱发卵巢癌的几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她又切除卵巢。
如果按照这样的医学思维进度,如果分析她患脑癌的几率超过百分之五十怎么办?
这是发生在美国社会高层的,医生专家身份地位非常高,但是我们发现这种违背西医最基础研究的医疗事件,是普遍存在的。
五、振兴中医,路在何方?民族复兴,文化自信中医源远流长发展五千年的确有其无穷魅力。在当下面临历史的机遇,我们如何振兴中医?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迎来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的GDP已经跃居全球第二,随着经济崛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不断增强,近几年,中外的有识之士有趋同性的认识,中医在二十一世纪重新引领医学潮流。
与时俱进,通俗化那么前途是一片光明,我们对中医的未来可以充满自信,但是路径选择需要理性,我们不能够过于自我陶醉而是要在当代语境下借用现代医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来诠释中医,使中医通俗化,才能进一步将传统中医发扬光大。
胸怀天下,无私传承作为中医人要胸怀天下,无私传承。今天有机会来到这边跟大家分享,我跟苍南特别有缘。今天在座的苍南学子,以后高考考上医学院到我那边学习,我一定倾囊相授。
六、如何找医生?德行福报最后普通民众关心的是如何找医生,这个说实在话很难说清楚,在我们当前制度非常不完善的情况下,说实话你要找对一个医生非常难。去医院只能根据分科看医生头衔,头衔大的医生不见得医术高明,我只能建议通过接触找有德行的医生。不一定要求治好病,但不会有进一步伤害。
总而言之找对医生需要有福报。
今天演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聆听。
借此机会祝全体苍南人,身体健康。
版权:视频版权属于半书房,演讲内容归于恩师陈泽荣授权,转载注明版权。
点击阅读原文,半席地平线全程演讲视频直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